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44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73篇
人才学   193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083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4338篇
社会学   530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533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读罢《渭南师专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刊登的王永红同志《“tong”音义探源》一文,感触颇深。作者处处留心。勤于思索,于人们司空见惯中发现问题,探究溯源,刨根问底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然而笔者在翻检有关辞书后,又觉对“tong”字的音义,应再进行一番“探源”。  相似文献   
32.
33.
注重语文能力教学法(Prdidenc-trientedInstruction)是80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的新型外语教学方法,已为这些国家欧美语系外语教学广泛采用.其特点是以增强学生外语之语言及文字能力为主,使学生全面掌握所修习的外语。本文介绍此法的形成、发展、特点及其在美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调的语用功能方面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同样的结构,由于使用的语调不同, 会导致话语的语用功能发生变化.这些与其不同的文化渊源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避免语用失误,进行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35.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对现代汉字和汉语词汇使用现状的反映,是迄今为止语料量最大,词种数最多,发布单位最为权威的调查数据.这是一份反映了新闻语言真实面貌的言语词性质的词表.语文词是社会流通词语总汇中的主体,它有着高频性、高分布率、短小化的特点;从高频词身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社会发展与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36.
北京联合大学接受了大批印尼留学生,他们在这里学习汉语和专业知识,汲取中国文化,成为中印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印尼留学生以华侨为主体,有一定汉语基础,但是汉语水平不高,学习中存在先易后难的情况;大部分以短期语言学习为主,高层次学历教育欠缺,有待开发;学习动机强,学习目标从“文化寻根”转变为寻求个人发展,渴望与中国人加强交往。针对这些问题,应在实际教学管理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青少年性教育的有效抓手:同伴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父母和老师都没能很好地承担起青少年性教育的重任,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两代人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这就需要大力推广以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为基础的同伴性教育.  相似文献   
38.
本文讨论被动观念与语言表现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从客体凸显能力和因果推论能力两个角度论证被动观念形成的条件 ,认为被动观念是人的思维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观念 ;第二部分从事件判断可能和句子表现实际两个角度观察被动观念的选择运用 ;第三部分是余论 ,认为就汉语而言 ,被动观念的表现可以存在于语言单位的各个层级 ,尤其要注意那些可能隐含着被动观念的结构与格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汉语方言学在过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是因为汉语方言的研究,跟对语音学、音系学、语法、语义、历史语言学、文字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化等范畴都重视不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过去缺乏全面的调查,以及对方言学认识不足,汉语研究的其他环节便也无法受惠。我们要抓紧机会,多收集材料并进行分析,否则在不久的将来,当许多弱势方言消失以后,很多宝贵的资料也会因此无法寻回。  相似文献   
40.
汉语色彩词经历从依附实物名词,到抽象为独立表色的过程后,在已有的单音节色彩词的基础上,从简单到复杂衍生的方法大致有七种:借物法、比况法、组合法、修饰法、通感法、重叠法、外来法。色彩词,乃至汉语语词的不断衍生,有助于人们生动而形象地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