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4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00篇
人才学   14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433篇
理论方法论   186篇
综合类   5641篇
社会学   471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629篇
  2008年   639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陕北方言的疑问句和普通话的疑问句不同 ,只有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三种 ,且结构格式也不一样。是非问句通常用类似于正反问的“体标记 否定词”格式表示 ;选择问句是在选择项之间嵌入“是”字 ,并于选项末缀体标记 ;特指问句则表现为一系列不同于普通话的特殊疑问代词的使用。同时三种问句格式在语义、语用方面也和普通话的相应形式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节选《山东方言研究·概论编》的三部分内容:一是通过山东史前文 化推断山东方言的产生及现代山东方言分区格局的形成,二是结合山东地方历史评述山东方 言在汉语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三是从研究内容和方法总结建国以来山东方言研究的发展道 路。  相似文献   
23.
当代汉语方言研究给人许多启示 ,择要则有三项 :一、描写与理论探索相结合 ;二、方言口语的研究与文献求证相结合 ;三、加强方言学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4.
汉语自动分词研究是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用神经网络技术研究汉语自动分词输入/输出模块的设计原则和输入模块的设计源程序。  相似文献   
25.
<汉语大字典>是迄今为止编纂质量最高的一部字典,但也存在义项漏失、首见例时间偏晚、例证或阙等不足.用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可补充<汉语大字典>"懎"字条所失收的"恐惧"意、"觚"字条所失收的"枝条"意;提前嚊、(攀)、謄、(腎)、(鷭)、扂、(夕肉)7字的首见例时间;增补(撬、(愶)、瞟、膸、(哮)、胞、瘾胗7字条的例证.  相似文献   
26.
王东在《<水经注>词语拾零》中指出“秀”有“高出、特出”义。通过全面查检《汉语大词典》以及详细分析《汉语大词典》中所有含“秀”的词条,笔者发现其中有部分含“秀”的词条忽视了“秀”有“高出、特出”义,释义未确,旨在纠正其错误。  相似文献   
27.
不懂日语的我们一行五人,在日本访问全靠翻译小丁。这在正式的工作场合没有什么问题,在日常起居生活和参观时,一个翻译就顾不过来了。好在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有时上下文一串,也能蒙个大概。这么想着,小丁不在身边时心里也就不抖豁了,一个人尽管放心大胆地四下里张望。但日语中的汉字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汉字,有时虽说意思没错,读出来却很滑稽,常常逗得我等或忍俊不禁,或扼腕感慨,于异国他乡平添几分乐趣。  相似文献   
28.
应用唯物辩证法方法,研究汉语生成的基本过程。该过程和认识论有直接的联系,两者的主体结构是相互对应的。汉语是在一个疑问词的两次大分裂中生成的,具体表现为感觉=知觉+概念的形式。日常生活中总体上驾驭人们实践的东西,既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也不是单纯的理性认识,而是中和了这两个方面的感觉。过去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鉴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有可能在此项研究中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29.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要想说好普通话,必须从普通话的语言知识学习起,尤其是语音知识中的难点,还要学习普通话运用方面的知识,在实际使用中,克服方言音,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语言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涵养。  相似文献   
30.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格,能带来特殊的语言表达效果。叠词形式多样、功能不一,在传达情感、强调意义和创造意境等方面颇具功效,其使用可促进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艺术统一。在结构工整严谨、对字词精炼传神、美学效果要求较高的汉语古诗词中,叠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聚焦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常见类型、特殊功能,关注其英译的策略原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