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6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192篇
理论方法论   165篇
综合类   2190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82.
刑科题本中包含鸡奸情节的案件,系清代法律文本对于男风的表述。案件当事人的口供信息,可以作为量化研究的数据。分析可知清代好男风者追逐男风的"活跃年龄"大致在30—36岁之间,追逐对象则是17岁左右的青少年男性,双方年龄差约为15岁。三项数据大致反映了清代男风的年龄结构特点。部分好男风者更为偏好年幼男性。决定好男风者的性要求是否能够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被动者的年龄。  相似文献   
83.
[摘要]就契约文书来看,清代台湾的番汉关系并非如有些学者所宣称的那样,是一部汉人压迫番人的血泪史。番汉在贌耕、水利与治安等方面存在诸多合作,双方的冲突既小且少,主要表现为番租纠纷与侵垦霸耕。番汉合作与冲突的形式是由双方的经济、文化等因素所决定,而非受清政府的操控。有的台湾学者刻意夸大番汉冲突之目的无非在于为台独诉求寻找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84.
清代湖南的婚姻礼仪消费表现出逾越礼制性、奢侈性和婚嫁论财性等特征。清代湖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形成当地婚礼消费特征的物质基础,当时全国流行的奢靡风气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则起到了导向作用。研究清代湖南婚姻消费现象,对现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5.
清代女性创作多以婚姻为界,未嫁时其文风清新活泼;成婚后则累于俗务,风格一变,或沉重艰辛、或凄清枯寂、或超脱放任。在这些女性的创作活动中,鲜明地体现出依赖性、临时性、边缘性、个人化的特征。其成因从文化角度来看,一是男女双方共同营造的强大的道德束缚,二是主流文化对女性创作的离异感大于认同。  相似文献   
86.
87.
赵长治 《民族学刊》2019,10(4):92-98, 128
姚莹《康輶纪行》是一部主要记今西藏及川西高原藏区史地及文化、民俗的著作。康藏之行及撰《康輶纪行》时,姚莹参考了《卫藏图识》等几部清代早期西藏地方志,从《卫藏图识》之《图考》上、下,《识略》上、下及《藏语》等卷中摘引了大量资料。姚莹重视《卫藏图识》的资料有迫切希望较深入地多方面了解西藏的原因。《康輶纪行》对《卫藏图识》资料的利用不仅量大,并具有利用其资料十分全面但又有重点等四个特点。姚莹对《卫藏图识》及资料价值的重视,说明《卫藏图识》修纂有特点,内容也显丰富,已是清代西藏地方志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88.
谢祺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2):131-142
在清代长江下游地区的粮食保障体系中,淮盐商人从汉口、江西返程时运销粮食,作用十分重要,也是摊低销盐成本的重要环节.然而,清政府遏制盐商运销粮食获利,在坚持固定低盐价政策不变的同时,屡屡以优先保障下游地区粮食安全和公益性等口实,发动盐商捐输粮食,使得商人无法从食盐销售中取偿过度的粮食捐输负担.清政府的举措既有“重农抑商”轻视商人正当利益的思维,也有片面追求压低粮价的目的.同时历来存在的与盐政相关的陋规索需严重,腐败官员往往借用发动商人捐粮的名义,对商人进行盘剥,加上清朝在处理盐政陋规方面效果有限,导致粮食捐输和陋规不断增多,最终使得利薄的淮盐商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