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比较清华简《蟋蟀》与今本《诗经?唐风?蟋蟀》,可以看出两诗颇多相似之处:从语言文字上看,《唐风?蟋蟀》有近2/3的文字、近1/2的语句与简文《蟋蟀》相同或相近,说明两诗之间具有渊源关系;从地理背景上看,两诗分别出现于西周时期的宗周、晋国,都运用西土地区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凸显了西土地区相同语境下乐歌的特色,流露出保家卫国、乐生恶死的思想;从创作时间上看,简文《蟋蟀》产生时间较早,《唐风?蟋蟀》作于西周后期周宣王时期,《唐风?蟋蟀》是在简文《蟋蟀》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但两诗在句式、用韵、人称、起兴和主题等方面也存在较多差异,尤其是在主题上,简文《蟋蟀》凸显的是偃武厌战的思想倾向,流露出闵伤士卒庶民的人文精神,《唐风?蟋蟀》主要表达时不我待、及时行乐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02.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六辑《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和《子产》三篇是有关郑国历史的文献,虽然记载了不同时代的郑国历史、人物,叙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较为明显地反映出一条主线,那就是对贤臣的重用与信任。通过与《良臣》的对比可以推知,《良臣》篇应是其作者依据所了解的贤君能臣故事和郑国史类文献编缀而成。《子产》篇记载了"铸刑书"的内容,体现了子产的宽政思想,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证明了孔子以"宽猛相济"总结子产遗言的合理性,能够解决学术史上的重要争端。  相似文献   
103.
清华简《耆夜》既不是所谓西周史官严肃的"记言记事",也不是战国儒士对于古文献的"编纂整理",而是一篇具备古小说文体特征及其要素的战国时期古小说。在清华简《耆夜》文体属性得到确定的前提下,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就可以解决史学界、古典文献学界对其产生的诸如真伪、写作年代等一些争议。同时,清华简《耆夜》中古小说家"拟古诗"的发现也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既揭示了古小说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用诗"辅助叙事的文学现象,也填补了战国散文时代诸子在"诗"创作方面存在的空白,还表明了在官学时代"诗"的生产方式结束之后私学时代"诗"的个人自由创作方式的开启。  相似文献   
104.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筮法》篇,对我们研究易学诸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可以获得如下五点认识:《筮法》是用蓍草占筮的占卜体系;其数字卦一定是两个并列的六画卦;《筮法》在解释吉凶卦象时与《周易》卦爻辞无关;《筮法》的八经卦名称与《归藏》是一致的;"卦位图"与《说卦》有关,可能晚于《说卦》。同时还有五个问题值得总结讨论:商、西周数字卦与楚简数字卦是否一脉相承?传世的《周易》,八、六什么时候变成阴爻?"卦位图"中的坎离反转如何解释?商周数字卦分为用"七"与不用"七"两种占法,《筮法》中为何不用"七"而用"一"?《别卦》的卦序有什么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106.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一共由十篇诗组成,如果从诗篇内容中的君臣口吻来划分,可以发现有五篇诗为周公所作,五篇诗为成王所作,其分布很有规律,显然是有意编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谢维扬 《社会科学》2013,(4):146-149
清华简《楚居》在记述季连事迹时作为季连的关系人提到了"盘庚",有学者因而认为传说人物季连活动的年代应向后推差不多七百年至商后期。但因很难同时将传说中季连同时代人的活动年代全部改过;传世文献关于季连所处时代的记述几无异说;将《楚居》中"盘庚"读为商王盘庚,在有关事实的关系方面也还有可斟酌之处,故《楚居》关于季连记述的确切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尚中思想是中国类型文化的基本要义之一。在清华简《筮法》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理论叙述,但是在具体筮例中并不难见尚中的观念。经过对相关内容的剖析,可以发现在清华简《筮法》中,尚中观念有着四个层次的义蕴,即数之中、卦之中、位之中和体之中。由于清华简《筮法》文本性质的限制,虽未能呈现出系统、成熟的理论形态,但以具体的形式反映了先秦时期尚中思想在卜筮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晋伐齐是战国早期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对战国七雄并立形势的形成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近年公布的清华简《系年》,为重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宝贵材料。清华简《系年》与传世文献的相关材料表明:三晋伐齐的直接导因是齐项子牛之祸。项子牛之祸,可能是田和与项子牛联手谋害田悼子而引发的内乱。三晋利用齐国内乱,联合伐齐,攻入齐国长城。三晋伐齐后,先强迫齐康公入晋军会盟,又于公元前403年会同齐康公前往朝见周威烈王,正式获得了天子的策命。清华简《系年》表明,三晋称侯在前,命侯在后,三晋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军事和外交斗争,其国家政权的独立性才被周天子和列国所认可。  相似文献   
110.
清华简《楚居》和传世文献提供了楚先祖的年代信息。楚先祖在性质上是传说人物而非是历史人物。季连的年代上限为虞夏之时,下限为商代晚期,具体为武丁后期至祖庚、祖甲时期,考古年代大致为殷墟二期。穴熊的年代上限为廪辛、康丁时期,考古年代为殷墟三期,下限为帝乙时期或周文王早期,考古年代为殷墟四期偏早。丽季出现于穴熊晚期,与穴熊的时代有部分重合,约当殷墟三期偏晚,商武乙、文丁时期,其下限为周文王晚期或帝辛时期,考古年代为殷墟四期偏晚。熊狂的年代应为周初武、成之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