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2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587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318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591篇
理论方法论   349篇
综合类   2210篇
社会学   1007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2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为了解4-6岁幼儿电子游戏卷入度与游戏得分的关系,对随机选取的20名4-6岁的幼儿在选用的电子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及游戏得分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 (1)电子游戏卷入度的正性维度得分(M=37.750)高于负性维度得分(M=23.600);(2)游戏得分从高到低的项目为:保卫萝卜(M=3.200)>水果消消乐(M=2.400)>俄罗斯方块(M=1.400);(3)电子游戏卷入度负性因子与游戏得分的交互作用明显,F(6,14)=14.368,P<0.005。结论:(1)益智电子游戏可以较好促进4-6岁幼儿产生喜悦、注意、鼓励、努力等积极情绪;(2)游戏规则和操作越简单,越容易成功的益智游戏,更容易吸引4-6岁幼儿;(3)场景多变性、任务挑战难度越大的益智游戏,具有双刃剑的效应,虽然可以引起4-6岁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但是也容易给他们带来消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2.
利津游戏具有本土性、独创性和实用性的基本特征,只有这种让儿童心灵参与、情感互动、经验生成、人格建构的游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游戏和有意义的游戏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应树立兼具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理念,才能得到更大程度上传承与创新;在游戏中教师敢于放手与专业引领相统筹才能还给孩子富有童趣的真游戏;把游戏中快乐元素与幼儿的学习发展相互融合,才能发挥游戏活动的实用性,实现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3.
利津游戏”的科学启蒙教育涉及动物学、植物学的认识,亦包含化学材料和物理学原理的认知,体现了园本课程“回归儿童、回归幼教”的本义,呈现了“游戏课程化”和“课程游戏化”的效果,展现了“科学启蒙”和“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科学启蒙游戏设计与施教,应防止教和育的严重分离,注重功能和评价的整合,注重设计和指导的技巧,强调氛围和环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74.
基于当前幼儿园游戏的反思与讨论,从解放幼儿让其在游戏中快乐发展、解放教师以彰显其专业性和独特性、关注幼儿游戏本身的丰富性和挑战性、优化整合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等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的共性内涵与个性差异,主张应重新认识和解读幼儿、审视幼儿园的本义与游戏的价值、利用本土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通过游戏实践与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75.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幼儿的生活、游戏活动中。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丰厚的传统幼儿游戏资源,将这些传统游戏应用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达成幼儿数学认知目标,是将幼儿数学教育寓幼儿游戏活动路径的有益探索,在农村幼儿园现有条件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6.
“游戏精神”是游戏的灵魂,然而也是一个歧义诸多、意义模糊的概念。由于对这一概念理解上的不明晰,导致当今关于“如何以游戏精神启发实践”的诸多探讨缺乏共同前提,从而阻碍“游戏精神”在教育实践中建构独立的自我生长空间、焕发其自给自足的生命力。在此意义上,作者从游戏精神与游戏的关系、游戏精神的意蕴重审两方面重新审视游戏精神的应然状态,试图为游戏精神“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77.
作为深受幼儿喜爱的民间体育游戏之一的“丢沙包”游戏,对幼儿的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和主体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受幼儿园、社区、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开展“丢沙包”游戏不多,效果也不好。要充分发挥其价值,就要从总体上重视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展合作,适当改编,不断挖掘“丢沙包”游戏新的价值和玩法。  相似文献   
78.
三境诗在审美价值建构上存在差异:物境诗以美、情境诗以情、理境诗以真为其审美价值建构核心。译者如果不能正确辨别原诗境界,英译时就会产生境界降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情境译为物境,理境译为物境,理境译为情境。文章对降位的原因作出了分析:三境诗追求含蓄内敛、实中藏虚的审美效果,故多使用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文化性的意象语言,以及隐喻、象征、暗示、典故等修辞手段,三者都会造成对原诗境界的遮蔽,进而造成英译境界降位。   相似文献   
79.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其感知和视觉作用,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以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为例,将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难度和理解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小学学生来说,数学更是一门比较头痛的学科。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就需要利用情境教学法,将复杂、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思考分析问题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从情境教学法概念出发,指出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以及遇到的问题,并对实践运用策略进行了讨论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