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363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鲍德里亚认为,物品成为某种文化符号从而使消费预期使用价值相分离乃是消费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实在古代(例如中国西周时期的贵族社会)物品也同样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只不过那是政治权力的产物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上去"在消费面前人人平等"的消费社会较之任何一种物品都确证着使用者政治身份的古代社会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在处处离不开金钱的消费社会,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如何自处呢?中国古代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2.
董山民 《兰州学刊》2007,(10):197-200
文章试图从实践伦理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义务教育中的"借读费"问题.在界定借读费的基础上,检讨借读费存在的理由.受教育权,因为公共物品拥挤,市场的介入,而遭到了损害.这种损害得以辩护的伦理理由是,地方性的道德压倒了普遍性的公民资格及其相应的权利.驳斥地方性,甚至说,具有模糊边界的共同体道德是本文的主要论域.  相似文献   
63.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私人物品消费总量等于个体消费量的总和。对于公共物品,任一个人消费量等于集体的总消费量。他指出公共物品具有排他不可能性和供给连带性两大特征。气象服务明显具有此特征。文章对此展开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64.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财产性及其保护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昌伟 《学术论坛》2007,(4):138-143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因为它与法律确认的现有财产形态相比较,同样具有稀缺性、可控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同样存在取得方式的合法性问题,所以法律应该予以保护。但在现行立法上却没有相应的规定。现行法律在有效解决涉及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权益纠纷方面显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针对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立法很有必要。应该在将来制定的民法典的民事权利部分增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民事权利类型,以满足网络游戏环境下的玩家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应该直接将玩家与网络运营商的权利义务法定化,排除网络运营商单方面制定规则的特权。当然在立法的同时应注意与现行的法律规范的衔接。  相似文献   
65.
公共物品与政府职能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创  臧旭恒 《求是学刊》2004,31(2):62-67
公共物品的“公共性”表现为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这种公共性有一定的范围 ,并且与个体的收入水平正相关。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具有差异性 ,但我国目前各级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与各地区的需求并不相符 ,不发达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66.
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旭恒  曲创 《求是学刊》2002,29(5):60-64
公共物品只是某一特定集体的公共物品 ,具有一定的区域性。集体的规模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 ,规模较小的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也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 ,地区间差异和地方政府本身的利益取向等也决定了强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增加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是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7.
论政府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公共物品理论提出以来,城镇基础设施就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公共物品"。而传统的不区分"政府生产"和"政府供给"的"公共物品政府提供"意识已使我国现阶段城镇基础设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需求迅速增加的同时,供给存在着投资意识薄弱、投资主体单一、资金缺乏和市场有效竞争不足等缺陷。为此,必须重新定位政府在城镇基础设施行业中的角色作用,转变和创新政府职能,尤其是进行制度创新,确保城镇基础设施最终得以供应的同时,引入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68.
1983年,国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在农村实行政社分设、组建乡(镇)政府。为了保障乡镇政府能有效运作,乡镇财政同时被建立。从近20年的运行情况来看,乡镇财政在公共物品提供及激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等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乡镇财政收入不足,支出得不到有效监督,其职能没有界定清楚,以及上级政府的挤压,乡镇财政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农民强征强收,导致农民负担日趋沉重,干群矛盾日趋尖锐,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加。乡镇财政问题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由此产生了系列文献。本文从乡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乡镇财政与上级政…  相似文献   
69.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晴媛 《理论界》2007,(4):52-53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居民已经开始向小康社会迈步,政府开始由传统型向管理型、服务型转变。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弊端和国家政策的缺失等因素,使得农村公共物品处于资源严重匮乏、供给明显滞后的窘况。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五个方面构建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机制,以缓解其供需矛盾,满足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70.
能促型国家的角色:事业单位的改革与非营利部门的转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顾昕 《河北学刊》2005,25(1):11-17
随着中国市场转型的深化,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市场经济中,民间非营利组织构成公共部门和营利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计划经济体系的遗产,事业单位在整个非营利部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出现了走向企业化和民营化的变革。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国家扮演能力促进的角色至关重要。一方面,建立一个规范的非营利组织监管体系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国家也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培育民间非营利组织自主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