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3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172篇
管理学   3685篇
劳动科学   251篇
民族学   194篇
人才学   416篇
人口学   188篇
丛书文集   3564篇
理论方法论   766篇
综合类   8841篇
社会学   1528篇
统计学   546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676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080篇
  2012年   1400篇
  2011年   1497篇
  2010年   1313篇
  2009年   1409篇
  2008年   1767篇
  2007年   1239篇
  2006年   960篇
  2005年   993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654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安全行为管理是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安全行为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建筑工程不安全行为的特点,对构建基于组织视角的建筑工程安全行为管理方案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2.
论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及其制度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璨 《江淮论坛》2015,(2):105-108
行政行为检察监督指检察机关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的法律监督。我国尚未确立行政行为检察监督的法律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为确立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将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行政行为检察监督有助于健全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督体系;能有效填补行政法制监督传统机制的不足;有助于摆脱司法审判困局,缓解行政审判机关的压力,畅通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程序衔接。  相似文献   
33.
莫照秋 《生存》2020,(14):0219-0219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由于幼儿生理和心里发育都不完全,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若不及时矫正,不仅影响到他们良好的行为品德的发展,也会使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社交的困难,有的甚至还会引发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34.
35.
研究表明,德行领导作为家长式领导的核心维度,对员工行为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忽视了员工工作状态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员工工作繁荣为中介,探讨德行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从社会认同的情感视角出发,考察了情感承诺在上述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德行领导对员工工作繁荣与创新行为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繁荣对其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繁荣在德行领导与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感承诺调节了德行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情感承诺越高,德行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论述了鲁迅小说中少年儿童的童稚美、性格美、心灵美、行为美和英雄美,表达了鲁迅的美学理想。也表现了鲁迅把文学艺术创作当做人类的童心在更高层次上再现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38.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交往行为”构成了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他比较分析了交往行为与其它社会行为的区别,突出了交往行为的特殊地位。内在于交往行为之中的合理性是语言性、互主体性、程序性、可误性、开放性,这有别于传统的意识理性,体现了哈贝马斯对理性的重建。“生活世界”和“系统”是交往行为的补充概念,是从行为理论过渡到社会理论的桥梁,这一对范畴的提出表明了哈贝马斯对“社会”的重新理解。对西方社会的诊断是交往理论社会批判实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9.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 5 1条 ,是合同法颁行后民法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学者之间的不同见解乃因所持解释前设不同 ,即对无权处分制度是通过债权行为 ,还是通过物权行为进行规制有不同立场。通过利益调和功能的比较 ,以及债权行为无效导致法律体系解释困境的说明 ,可以认为无论债权行为规制形式的具体方案如何设计都难以达成妥当结果。债权行为不因欠缺处分权而确定有效不会过度保护买受人 ,能够达成最佳制度效果。因而 ,物权行为规制形式具有合理性。鉴于我国现行法并不认可处分行为独立性 ,所以不宜认为无权处分行为包括债权行为的履行行为。在我国现行法背景下《合同法》第 5 1条仅调整无需履行而直接发生权利变动效果的合同关系 ,具体类型主要为一般动产抵押合同与质押合同 ,适用机会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40.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及其与一些人格因素之间的预测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就此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从个体发展或社会教育的角度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都应着眼于构建良好的社会和群体环境,并在尊重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以自尊的人格素质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