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59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安石提出“三不足”之说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邓广铭先生在 70年代中期肯定“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为王安石提出的以来,大多数著述都采用了此说并把“三不足”当作王安石坚持变法精神的体现。然而,在北宋中期社会存在浓厚的敬天之威思想意识、崇尚祖宗之法、盛行净谏之言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作为地主阶级政治家的王安石,是不可能提出根本否定北宋传统政治文化的“三不足”之说的。王安石在变法前后的言行中,也完全找不到“三不足”之类的词句。而“三不足”之说的各种来源,则表明它是反对变法的反对派编造出来的,用以丑化和攻击王安石。  相似文献   
22.
以往学界多认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采录《王安石日录》入正文,是不因人废言的良史作派,但这只是注意了李焘用《日录》订正史实的一面,而在具体到事关新法是非以及针贬变法方面的深刻用意却很少注意。实际上李焘是用王安石自己的记录来否定变法。  相似文献   
23.
王安石变法是以“大明法度”,变法图强为指导思想的崇尚法治,以法治国的改革运动。在变法实践中,王安石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法治理论。文章分别从其关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阐述他的法治理论与法治思想。以为学习和研究王安石的法治思想对于促进当今的法治建设仍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王安石精神主要表现为:追求真理的无畏战斗精神,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精神,革故鼎新的革新精神,务实有为的实干精神。弘扬王安石的精神,要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借鉴,积极推进当代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大业,从传统与时代的结合中创新,造就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5.
李立泉 《云梦学刊》2001,22(4):48-51
王安石变法具有三个特点,即重名轻实、重赋敛轻生产、重富国轻富民.它没有给百姓带来利益,相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因此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26.
秦文 《社科纵横》2010,25(6):131-132
王安石的历史学说包括历史发展学说和历史编撰理论两个方面。在历史发展学说方面,他认为人性不可以言善恶;富贵有常,应当顺性命之理而为之节;时运有兴废,主张不以时胜道;坚持教化黎民在于富民善民;校正风俗和安利黎民;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在历史编撰理论方面,主张实录、用历史主义标准论列历史人物等。总之,王安石在人与人性方面的论述卓绝前人,与近代价值观相合。  相似文献   
27.
高胡 《人才开发》2009,(3):59-60
唐初王勃以其旷世才情颂誉临川,《滕王阁序》中有:“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自古以来的临川。以“才子之乡”名扬四海。从一代名相王安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到《牡丹亭》的作者“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都是临川英才辈出、人文荟萃的生动写照。斗转星移,而今。位于江西抚河之滨的临川一中师生传承先辈们的才气豪情.谱写着一篇又一篇“才子学校”的华章。  相似文献   
28.
赵霞 《职业》2011,(20):22-22
一、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培养人才先从重视人才做起王安石通过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的考察,以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到了社会的主要症结在于人才太少而不是人才太多,认为要除弊兴利、改革发展,就需要有大量的人才。他认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因此大声疾呼:"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我们国有企业人才培训也要首先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从根本上重视人才,把人才放在一个战略核心的位置,谋为人才先,才能做好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29.
王育济 《东岳论丛》2001,22(3):106-111
临川王安石家族是北宋中期最负盛名的衣冠望族。由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 ,王氏家族深深卷入宋王朝最高权力核心的政争中。政治的成败直接决定了临川王氏的兴衰荣辱 ,而其婚姻选择 ,尤其是与“乌石岗吴家”、“蒲城吴氏”(宰相吴充、吴育家族 )、“仙游蔡氏”(蔡京家族 )、“南丰曾氏”(曾巩及宰相曾布家族 )、“钱塘沈家”(宰相沈遘家族 )的联姻 ,更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张雨 《老友》2008,(8):53-53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酒色财气诗。这些诗幽默诙谐,富含哲理,读来妙趣横生,兴味无穷。宋朝时,大学士苏东坡经常和好友佛印禅师谈论诗文。有一次,说起酒、色、财、气这个话题时,两人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