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956篇
劳动科学   64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252篇
人口学   324篇
丛书文集   2253篇
理论方法论   378篇
综合类   4103篇
社会学   636篇
统计学   11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空间观念是每一个造型艺术创作者首先也是必须掌握的一个认识基础上的问题。画论里有“意在笔先”的说法 ,即在创作前 ,创作者已经对所要表达的思想有了一种观念上的总体认识。构图布局时 ,写者对空间的认识决定了作品的总体网络 ,中国画的空间观念是虚幻而空灵的 ,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 ,广泛吸收书法艺术 ,表演艺术 ,语言艺术及综合艺术的营养 ,以含蓄、简约、冲谈、疏朗为其美学标准。无论是从它构图时空间处理的透视角度看 ,还是从它经营位置时的时空布局来看 ,中国画都以内涵、灵境、神韵、意趣为审美趣向 ,所以中国画的空间观念是虚幻而空灵的。  相似文献   
22.
大学教育观念现代化是大学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内容 ,它的核心是大学教育与社会、人、文化之间的基本关系。它对大学教育现代化的作用不是以物化的形态显现的 ,而是以隐性的内在规约表现的。大学教育观念现代化具有如下特征和属性 :全面性、时代性、发展性、导向性、层次性、创新性和特色性  相似文献   
23.
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历史性,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因此,不同时代的教师教学观念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以不同时期教师教学观念的主要特征为线索,描绘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历史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24.
一个民族的观念,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生活实践;反过来,某些观念一旦形成,则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也会产生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撒拉族诸多观念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然后着重探讨了撒拉族制约民族发展的以教育观为根本的十大观念;最后围绕如何转变观念、促进民族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5.
公司竞争情报系统观念群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情报观 ,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观念体系 ,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 ,必须建立一个能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的、能充分蕴含情报价值的系统。  相似文献   
26.
长期以来,在边疆少数民族人们的头脑中客观地存在着一种忠诚、持久而强烈的"中国认同"意识.儒家文化的相对先进性,其在时间维度的"与时俱进"和空间维度的"因地制宜",及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交融,为该意识缘起奠定文化基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不断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国代表权的争夺与实现,边疆少数民族人们心中"中国"祖国观念的形成,对边疆少数民族及其地区的有效管理的常态存在,为该意识缘起奠定政治基础;中华各民族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同根"意识,现实中中华各民族的血脉相融,大杂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布局是其缘起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7.
当下,正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史诗研究存在三大问题:缺乏明确的学科目标,受西方中心论束缚,第三者的必要参照缺位.其发展思路是:以大国学术应有的胸怀,将中国史诗研究纳入国际大视野,明确其前进目标;自觉以印度史诗学为参照,实现中印史诗研究互动;更新思维,与时俱进,用发展的、整体的观念指导研究全过程.  相似文献   
28.
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收到实效,必须领会教学改革的实质、把握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同时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29.
大文学观与文学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2000年底,杨义先生提出他的“文学三世”说,认为“古代文史混杂、文笔并举,奉行的是‘杂文学’观念;20世纪接受西方‘纯文学’观念,把文学祛杂提纯,采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到了世纪之交,文学开始怀着强烈的欲望,要求在文化深度与人类意识中获得对自己存在的身份和价值的证明,从而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大文学’的观念。”他在文中对大文学观进一步阐释道:“文学在中国,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一个向其他人文学科开放的系统。……这种文学(即杂文学)称谓未经近代纯文学观念的洗礼,自然流于驳杂。  相似文献   
30.
同光体的得名过程与命名的内涵、成因以及同光体与诗界革命派、南社的关系,过往的研究存在着某些偏颇与缺失.本文由基本史实出发,首先探求同光体得名的原因以及所包蕴的时代文化寓意,进而分析同光体流派形成的因素;其次从同光体、诗界革命派、南社的文学观念、思想立场、政治倾向、艺术形式等角度切入,重新审辨寻绎出同光体与诗界革命派、南社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