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526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1196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夜读偶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扬弃了古典主义至现代主义的一切反现实主义文艺,肯定和展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和灿烂的发展前景。对于掌握社会主义文艺的共同特性,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特殊规律,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无疑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文学思潮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潮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个社会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以及那个时代起主导作用的文学创作的理论和方法。文学思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深层性;二、理论性;三、群体性;四、时段性;五、实践性。对于划分和命名文学思潮,应该尽可能地宽容。然而,宽容并不是没有原则。当代中国文坛独特的结构和制度,决定了当代文学思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文学理论和创作极度密切的关系;二、文学思潮少有自发产生的,基本上是自觉的、自上而下提倡的;三、由于基本是自觉的,所以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 ,可以看出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到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生、住、异、灭”的嬗变演进 ,这些决定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走向 ,也使传统“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4.
源于西方的象征主义对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曹禺的剧作《原野》有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两者在一部作品中是不能共存的 ,实质上 ,这二者在《原野》中表现出了极强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5.
客观主义和现实主义--美国判例制度下的宪法解释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宪法理论中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冲突的方法论:客观主义和现实主义。客观主义主张遵循制宪者原意,对宪法文件进行逻辑推理和严格解释。现实主义则认为宪法解释应超越于文本本身,并从解释者所处的社会语境中寻找宪法的意义。而原则宪法论意在对两者进行调和,试图建构一种既能防止法官可能的恣意又能体现司法的能动性的最佳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期以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真实观遭到了先锋派创作和新写实小说的严重挑战,真实性观念在两股新的文学潮流那里被赋予崭新的涵义.三种小说艺术真实观共生共荣,左右了80年代中期以后小说创作的想象空间和叙事走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比较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基本假定和理论主张 ,认为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作为理性主义方法的代表 ,主张国家利益是天然固有的 ,是外生于国际体系的 ,并且包含有物质主义的内涵 ;但是 ,建构主义则认为 ,国家利益是由国际体系建构的 ,国际体系结构不仅可以改变国家行为 ,更重要的是可以建构国家的身份和利益。  相似文献   
18.
理性选择范式的发展及其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政治主流理论的学理基础是理性选择范式 ,但在这一学理基础之上又存在着众多论争。本文首先考察了理性选择范式的学术发展历程 ,然后分析了理性选择范式在现实主义中的应用及其引起的争议 ,考察了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围绕理性选择范式的论争以及建构主义对理性选择范式的运用和冲击 ,最后指出 ,理性选择范式为当前国际政治理论主流学派之间争论提供了一个学术平台 ,而学术争论的内容又是理性选择自身理论发展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9.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反映新旧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家 ,其作品表现为“老舍化”的客观性和宏大性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一是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 ;二是反映社会生活 ,特别是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典型化方法 ;三是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四是利用故事、场面、情节、人物自然而然表现作者的倾向和理想。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 2 0世纪初引进中国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形成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多重畸变与变异 ,也经历了多次的“恢复”和“回归”。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百年嬗变 ,对反映 2 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 2 0世纪文学的影响和作用 ,探索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和 2 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