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3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管理学   2448篇
劳动科学   129篇
民族学   781篇
人才学   280篇
人口学   208篇
丛书文集   5453篇
理论方法论   1134篇
综合类   11276篇
社会学   1383篇
统计学   633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661篇
  2020年   736篇
  2019年   650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531篇
  2016年   687篇
  2015年   1049篇
  2014年   2131篇
  2013年   1713篇
  2012年   1623篇
  2011年   1680篇
  2010年   1673篇
  2009年   1604篇
  2008年   1912篇
  2007年   1213篇
  2006年   984篇
  2005年   845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基于福建省违规小水电清理整顿的背景,结合国内外水电站生态补偿研究动态,以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为例,分析流域水电站梯级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估测算主要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探讨流域水电开发生态补偿的标准,在未考虑水电开发正效益前提下,大樟溪流域水电开发每度电每年生态补偿金为0.15元,其生态补偿运行成本占上网电价的比例为32.3%~62.2%。由于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小,开发的经济成本高,若同时从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新建的小水电若生态补偿成本占上网电价的50%及以上,理论上是不可行的。该文对流域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核算,进一步理顺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水电开发者和环境保护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11):112-120
推进绿色发展,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生态需求是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家庭户的生态需求,以消费者偏好理论为基础,构建以家庭户为基本单位的效用最大化模型,推导出生态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探讨生态需求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对家庭户的生态行为有更深入的观察。理论模型表明,收入水平和基本消费品的价格都是影响生态需求的重要因素。若政府对生态产品和服务征收从价税,会抑制家庭的生态需求,导致家庭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减少。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一步实证检验了收入水平对生态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个体对生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为了结果的稳健性,从因变量的度量方式和估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检验,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3.
电子商务系统中内部的知识流转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符合生态学规律。因此,在构建电子商务环境及其内部知识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与电子商务内部知识流之间的耦合机理、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由此初步构建电子商务知识生态系统模型,进而提出电子商务知识生态系统在产生、成长、成熟、跃迁四阶段的周期性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24.
现有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评价不管是在指标选择上还是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评价结果不具可比性与可靠性。鉴于此,拟以生态学的视角,把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运用于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并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个评价法在得到合理结果的同时,还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能有效弥补现有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的文化自觉是站在明确的生态整体主义立场的学科文化自觉。它以哲学为衔接点,把环境与广义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努力为环境哲学寻求新的增长点。而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作为观念侧翼,更细致地修复破碎染尘之人心。让人类有效地从社会走向自然,又从自然回归社会。审视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能否实现文化自觉?它必须立足以环境哲学的语境与方式思考文化自觉的可能与必然,并应用环境哲学的方法与逻辑阐释文化自觉的内涵与趋向。环境哲学所固有的自然之翼,是其学科存在的本质特征。但如若停滞于自然界的现象,而无文化元素的参与和交融,环境哲学的困顿将会在现象与抽象之间迷失。而文化元素的加入,又必须在自觉的前提下进行,它一方面是为融合确定边界,另一方面是为渗透找到根据。以对人类与自然界高度负责的精神,文化自觉与环境哲学都有着共同的使命:欣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9.
30.
《江西社会科学》2015,(6):216-222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探索构建和推广"单一一套高质量全球会计准则",正在成为各司法辖区协同通往单一财务报告语言的理想之路和现实选择。但是,囿于各司法辖区间会计生态不同,IFRS应用的广泛性与层次性并存。当前,我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在IFRS应用方面差异很大,通过比较可以管窥和把握IFRS应用趋势,厘清与之相关的会计准则产权、垄断与效率等问题,这对相机抉择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选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