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9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管理学   2143篇
劳动科学   91篇
民族学   766篇
人才学   242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5148篇
理论方法论   913篇
综合类   10613篇
社会学   1219篇
统计学   427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555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946篇
  2014年   2014篇
  2013年   1596篇
  2012年   1454篇
  2011年   1565篇
  2010年   1529篇
  2009年   1499篇
  2008年   1652篇
  2007年   1036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38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重建中政府相关政策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评析了宁夏南部山区生态重建的几个阶段 ,评价了宁夏退耕还林还草生态重建战略政策阶段具体措施执行效果 ,建议按标准化程序进行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特别是政策的制定阶段 ,要充分注意收集民意 ,让农民的行为自觉自愿。突出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产权归谁所有 ,进而探索符合宁夏区情的林草公共资源管理模式尤其是南部山区村民能够接受、参与且能提高生态管护资源配置效率的方式。  相似文献   
92.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对某一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于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因此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本着综合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原则 ,选取最能反映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特征并尽可能量化的指标来建立指标体系。选取的评价方法应简洁、方便、易操作 ,评价结果应体现客观性、准确性、可比性与可操作性。本文介绍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指标体系的建立 ,并对评价中常用的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特尔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93.
对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学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具有丰富而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它地处我国第一地理阶梯和第二地理阶梯的高原面上 ,地形奇伟 ,气候寒旱 ,众多民族交错聚居其间 ,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单元 ,且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大体吻合。由于处于西部生态环境的源头位置 ,它能够深刻影响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新型人地关系的确立  相似文献   
94.
当代生态关怀从浅层向深层发展,形成了深层生态理论.深层生态理论在其构建中向东方文化寻求资源.在对当代西方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概括基础上,对于东方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进行深层生态资源上的挖掘,对其深层生态的实践也进行探讨,对已有的深度生态理论和东方佛教文化之间进行进一步地沟通,以期增进一个适合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生态保护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95.
生态主义从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政治法律、发展模式或道路、经济形态、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运动等各方面全面勃兴。这对现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必然对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扬弃现行地理环境概念,重新定义自然环境;扬弃现行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作用的理论,提出自然生态力范畴,并揭示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被动的最终决定作用;把自然环境纳入社会基本结构;提出自然生态力与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最基本的矛盾,从而使社会基本矛盾由现行三方面两对矛盾的体系发展为四方面三对矛盾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96.
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物种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了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进行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这些外来物种会对入侵地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相似文献   
97.
西部大开发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效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主要不是东西部城市之间的差距,而主要是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方面的边缘化比经济方面更严重,农村边缘化比城镇更严重,老的生态问题未解决,又埋下了新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98.
绿党是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其哲学观是把生态环境利益上升为人类最高利益,并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国家社会中心的生态中心主义,它的出现带来的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性的挑战,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其生态权利之上的价值观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表现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动摇、基本人权原则的错位、权力制约原则的变异和法治原则的化。  相似文献   
99.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问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00.
后现代主义生态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生态观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体系的亮点,代表了一种人类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传统技术创新活动核心追求的是经济价值,但在后现代主义生态观的影响下,技术创新有必要实行价值转向追求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价值;用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尤其是对人与自然实行整体关怀的哲学来关注技术创新活动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在以生态价值为取向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我们需要将技术创新活动终端从市场扩展到生态环境。为此,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需要提出多种措施来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