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早期新浪漫主义美学思想深刻影响田汉的戏剧创作,其戏剧创作的理论资源主要是对西方现代哲学与东方古代文化的创造性吸收,融合个人诗人化的艺术气质,并与“五四”时期的特殊时代背景相结合,共同促成了具有田汉自身特征的新浪漫主义文艺观。在与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的比较中,田汉以一种进化论的文艺发展观,认为新浪漫主义是一种欣慕新世界的最新的文艺观,不仅为生命力旺盛的苦闷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条自救的道路,而且它致力于探求潜在于现实世界背后的真生命与根本义,以获得关于人本身与宇宙现象的真理。毋庸置疑,田汉早期对新浪漫主义的理解已由文学上升到对现实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表现出了典型的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和一种朦胧的现代主义美学意识,在中国现代生命诗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2.
中华民族在危难的时刻选择了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戏剧作为激励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抗战八年,中国的戏剧力量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得以最壮烈的释放。“戏剧与抗战”早已以一种共生的姿态贯穿田汉每一次可圈可点的戏剧活动与艺术实践当中。他不只是在民族危难时发出最后吼声的戏剧诗人,更是那个狂飙突进时代的剧坛先锋,当之无愧的梨园领袖。  相似文献   
33.
桑振君传     
<正>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豫剧名旦六大家中,只有她和常香玉受组织委派,赴朝慰问志愿军20世纪50年代,她曾与常香玉在《河南日报》公幵"论战"她先后两次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演出《打金枝》她引荐女婿牛得草,经田汉介绍,拜京剧名丑萧长华为师她执教培养出四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相似文献   
34.
顾育豹 《中华魂》2008,(12):65-6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1982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郑重作出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4年,革命戏剧家田汉愤于民族的危难,创作了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于被捕前仓促将剧本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写在一张包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托人转交共产党人音乐家聂耳谱曲。  相似文献   
35.
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的田汉先生虽然在早期的话剧创作中有较鲜明的感伤情调,然而随着时代政治、社会现实的变化,渐次转向了左翼戏剧,并表现出“为人生”的倾向,主张民众的、时代的、政治的戏剧理论并努力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36.
田汉的辛亥革命叙事聚焦于革命语境下普通人身上的人性光辉。这具体表现在,内容上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革命性”与“人性”在革命党人身上的矛盾统一;思想上通过描绘“残缺”现实与“完美”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升华出“为幸福而死”的革命哲学;艺术上围绕“人性”这一主旨完成了对民初以来革命叙事模式的突破和转换。田汉将革命党人“拉下神坛”的创作实践,代表了“五四”之后创作观念上的时代转向。  相似文献   
37.
田汉的感情生活对他"转向"前后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在特定时代环境中的生存状况,真切体验到作者曾经有过的各种感情,而且可以看到作者对自己婚恋体验的超越,赋予了他个人婚恋丰富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38.
宫立 《人民周刊》2021,(6):86-87
他被誉为“中国的易卜生”,与田汉并称“南田北熊”,他与欧阳予倩、田汉、洪深一同被视为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就是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熊佛西。故事杂志社1947年5月出版的苏季常编的《当代人物》一书中有一篇《戏剧家——熊佛西》,其中提到“熊先生的荷花、古松,画得并不好,但没事就喜欢画,假如一个学生去为他磨墨,挺有兴致地看他画画,他会高兴得忘记了年龄的,于是‘啊,啊’的说话多起来,偶尔画坏了一笔,便仰头哈哈大笑,笑完,习惯地扶一扶眼镜又画下去,结果,这张画,一定写上‘学弟×××雅嘱’送给你”。  相似文献   
39.
田汉在《少年中国》杂志上发表了参与新诗讨论的长文《诗人与劳动问题》。此文将无政府主义的"劳动"概念引入诗歌讨论,结合诗人人格修养与无政府主义社会改造的话题,突破了当时关于新诗形式与内容讨论的基本框架,为新诗主体建构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的思考。将其放回田汉早年的文学与社会活动以及少年中国学会社会改造实践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考察,可以在更开阔的视野中看待早期新诗理论的框架与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40.
由古至今,在黄山脚下的一片灵秀之地上,到底出现过多少“名人”,人们一时很难说清楚,但古徽州府——歙县之西南溪头镇的柯灵泉,肯定能算一个。柯灵泉今年59岁。别看他只有高小文化,但他的创作水平却令人刮目。其戏剧创作曾获“田汉戏剧奖”;他先后花费8年时间,独自撰写了一部150余万字的《溪头志》!一般一套像样的编辑人马、历经数年才能完成的工作,柯灵泉居然一个人能做成。学术界普遍认为,柯灵泉所著镇志中的人文风土、民俗礼教。是.研究徽州民俗、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将受到徽学、民俗学、社会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