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同光体的得名过程与命名的内涵、成因以及同光体与诗界革命派、南社的关系,过往的研究存在着某些偏颇与缺失.本文由基本史实出发,首先探求同光体得名的原因以及所包蕴的时代文化寓意,进而分析同光体流派形成的因素;其次从同光体、诗界革命派、南社的文学观念、思想立场、政治倾向、艺术形式等角度切入,重新审辨寻绎出同光体与诗界革命派、南社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民间美术,独具特色的很多造型手段,本身就具有与现代设计手段的相通之处.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分析了大量作品,指出现代艺术设计应不断拓展与本土民族艺术语言互通、互补、互融和互动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3.
对于儒家和佛家来说,不存在一个外在的超越者。真正的儒和真正的佛乃是“内在超越”意义上的存在者,这种“内在超越”者不是远离人而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的“心”中,存在于人的“性”中,存在于人的境界当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儒佛是相通的,它们皆属于境界形而上学之列。  相似文献   
4.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对谈话有这样一段阐述:人们渴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希望对某种问题找到答案,于是便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群,在空旷的草地上或绿荫下席地而坐。在漫无边际的话语中进发出的火花就成了后来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活动中语言如同一把开启心灵、开启智慧的钥匙,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幼儿教师在活动中不仅要掌握规范化的语言,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做到导入语注重启发性,讲解语注重趣味性,提问语注重巧妙性,评价语注重激励性,总结语注重艺术性,以提升幼儿活动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彰显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使纯真可爱的幼儿能伴随着教师优美的语言开启自己的心灵,并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太平经>的消费伦理思想分三个层次:一是提出并论证了"万二千物具生出"这一衡量社会消费品是否达到富足的标准,二是提出并论证了"随力聚之,取足不穷"的获取消费品的途径,三是提出并论证了"二大急一小急"的消费需求层次论.<太平经>消费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继承了先秦道家自然主义的传统,以天地人"三合相通"的思维模式为特色,观点独到而深刻,拓展了道家自然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深度,对现代社会重构新型的消费伦理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凸显了翻译的重要性.文章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从语言文化角度,分析了对外宣传的新形势、新要求,并结合目前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如下角度提出优化外宣翻译的策略:一是注重地域文化研究,提升外宣翻译内容质量;二是成立专业研究机构,培养外宣翻译人才;三是借助网络科技元素,搭建语言转换平台;四是提高企业外宣能力,发挥中国元素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韩、柳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和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是研究中唐文学的热点和不可能回避的内容,而发生在同时的"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在精神实质上有无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是什么,各自以什么样的面目(文学理论、文学作品)来表现的?时代的政治革新要求与思想意识形态的振兴必然要反映到文学创作中来,中唐时期无论是对革新的希望、疾呼,还是革新失败后的苦闷、寻求;无论是哲学思想上的反思、复兴,还是文学思想上的追求,都充满了革新的要求和革新失败后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中晚唐文学都染上政治革新、儒学复兴、参与现实与文学创新的鲜明色彩."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的出现,以险怪为特征的韩、孟诗派和以浅俗为标志的元、白诗派的崛起,刘、柳诗歌的深沉与孤峭,郊、岛之音的深入人心,司空图对王、孟、韦、柳的追踪,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的别开生面,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聂夷中等人对时事的冷嘲热讽,只要认真清理其思想和文学渊源,都不难在中唐政治革新及其社会影响中找到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以拯救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表现,具体讲,就是以文学干预现实的"致用务实"精神.  相似文献   
9.
进退格是晚唐郑谷等人为近体诗制定的一种用韵格式。其用韵规则是选择不可通押的邻韵部的字押韵。不能将“东”“冬”、“寒”“删”等视作相通的韵部。正因为用相邻而不相通的韵部的字押韵,才构成了杂体律诗中的进退格。进退格不能用于绝句。该格的产生有先期基础。李贺是最早的作者。  相似文献   
10.
医易相通有三重内涵:一是<易经>中包含丰富的原始医疗卫生知识;二是<周易>构建了中医哲学之基本精神:生生之道;三是<周易>赋予中医学的思维特征:道器合一、时空并重、贵用疏体、直观妄想、真合假分、重性轻量、象义互参.深刻理解"医易相通,通在何处",是中医哲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否则,不仅于医道难以深入,于易道可能也难以入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