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1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1227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89篇
人才学   207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952篇
理论方法论   289篇
综合类   3030篇
社会学   1119篇
统计学   9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成本显著下降,且在数字媒介的帮助下,信息实现了广泛、深度传播。媒体融合作为时代发展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变革,对高校的思政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需充分认清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研究媒体融合和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关系,有助于高校充分抓住媒体融合的发展机遇,有助于高校辅导员高效地开展思政工作。  相似文献   
992.
“知识无力感”只是短暂阵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对于返乡笔记引发的争议,作者王磊光回应道,自己从未说过读书无用,只是强调知识的无力感。“本来读书出来是应该有所为的,但是回到家乡却不能做什么”。“知识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的这句名言很多人都觉得颠扑不破。因为它道出了知识对于命运和人生的作用,一个人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注定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化茧成蝶,实现自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从《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的论述出发,从社交媒体发展、肯定性新闻与公民自治三个维度对新闻原则的时空困境进行讨论,探索新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与公民自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便于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教学内容情景再现,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平台。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媒体的内涵、类型以及演变过程的系统论述,使思政课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将教学媒体运用于思政课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5.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在破除一系列旧思想、旧文化的同时,还提倡妇女解放、自由主义、个性平等等适应时代潮流的新知,其倡导男女合校打破了自古以来"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传统。在这种背景之下,20世纪20年代《大公报》刊发了多篇专门探讨男女社交现象的文章,在提出鼓励男女平等社交的同时,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之中所存在的社会问题,从而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96.
997.
《琼州学院学报》2020,(1):49-53
自媒体在大众日常生活中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引领着媒体向自媒体方向转型发展,因此人们习惯将当前的媒体时代称为自媒体时代。但是,当前人们对"自媒体时代"存在相应的认识误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将自媒体时代简单地等同于自媒体;其二,认为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已经一统天下;其三,认为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已经没落,将消失在不久的将来。如果不厘清这些误区,势必会影响自媒体的发展以及对自媒体时代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998.
21世纪以来的日本媒体的中国报道,呈现出一个以"中国威胁论"为终极目标的趋同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不管什么样的中国报道,日本媒体皆通过想象乃至编排中国,营造出一种挑战世界秩序、冲击全球经济、干扰地域格局的"中国威胁论"的氛围。我们需要一方面秉承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努力提高自身实力;一方面亦要深刻把脉日本媒体的潜在意图,有力地展开话语批评与形象宣传,加强中国文化传播力的建构。文化传播力的建构应当从创立文化传播中的议程设置能力、培养文化传播中的叙事技能、提升文化传播中的整合传播力等三个方面着手,积极推动媒体宣传,正视来自日本、美国,乃至世界媒体的报道乃至挑衅,正面积极地宣传自己,加强文化传播力的建构,树立起中国在整个世界的大国国家形象与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999.
1000.
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新技术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历史的角度看,传播媒介的发展轨迹与技术变革的历史脉络相互印合.媒体融合的层次与内涵日渐丰富,产业实践中呈现出复杂的博弈与协作关系.传统媒体独特的版权资源与人才储备优势,与新兴媒体的传播渠道及传播效率优势相结合,互相推动,深入协作,通过媒介融合渠道,实现优秀的人才、优质的内容与优化的传播平台的整合,以形成迸发式的传播威力,推动传播层次的迭代发展.面向技术发展前景的媒体融合,应当秉承开放与共享的新思维、立体与互动的新路径,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充分利用技术的便捷性,实现媒介传播渠道的多层次性与互动性,超越阶段性的固有技术模式,以踏准未来的节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