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90篇
  免费   1882篇
  国内免费   355篇
管理学   9724篇
劳动科学   1283篇
民族学   1773篇
人才学   1594篇
人口学   1237篇
丛书文集   19554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5821篇
综合类   32069篇
社会学   8479篇
统计学   2291篇
  2024年   280篇
  2023年   1135篇
  2022年   748篇
  2021年   1356篇
  2020年   1734篇
  2019年   1338篇
  2018年   641篇
  2017年   1161篇
  2016年   1576篇
  2015年   2563篇
  2014年   6086篇
  2013年   5200篇
  2012年   6417篇
  2011年   7230篇
  2010年   6262篇
  2009年   6300篇
  2008年   7437篇
  2007年   5401篇
  2006年   4622篇
  2005年   4192篇
  2004年   2879篇
  2003年   2380篇
  2002年   1988篇
  2001年   1763篇
  2000年   1357篇
  1999年   555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党中央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存在的流失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村干部从大学校园走向基层农村,面临着从城市的大学生向农村的最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角色能否成功转变,是影响大学生村干部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干部流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2.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时期,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显得更加有意义。“风险社会”的个性化,要求我们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本国实际国情,具体分析风险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对认识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3.
弱势群体保护问题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公法学界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应采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文献研究的方法,在继续完善传统公法意义上的相关保障性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弱势群体的社会帮扶制度。弱势群体的社会帮扶制度一方面以服务行政理论为理论依据,要求弱势群体保护由当下的“政治负责”向“社会负责”过渡;另一方面,社会帮扶制度又以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支撑,要求政府由高权强制型向怀柔服务型转变。在实践中,弱势群体的社会帮扶制度应遵循政府与社会“两条腿走路”的基本逻辑,而该制度的构建应秉承若干基本思路:破除观念束缚,培育和构建公民社会;丰富社会主体形式,弥补行政保障不足;完善其他社会帮扶途径。  相似文献   
94.
风险社会的到来及其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是当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无法回避的现实境遇。化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风险,需要积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存量,而要累积社会资本,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是必然选择。当下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通过强化法治教育、转变治理模式、完善相关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法治建设等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奠定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95.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政府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国县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社会组织培育、基层自治指导、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等方面能力不足。当前制约县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主要因素不仅包括县域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还包括社会治理理念、政府管理制度等内部要素。县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应从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完善政府内部管理制度、优化社会治理工具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6.
王俊 《中国民族》2020,(2):F0003-F0003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春耕春种、复工复产,一派春天该有的崭新气象。在广西三江,茶农们巧手轻捻,万亩茶园应季采收;在西藏拉萨,传统春耕仪式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湖北恩施,"扶贫车间"里工人热火朝天赶制时装订单;在新疆伊犁,农机轰隆作响,高效率播种水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为心灵放牧"草原旅游热度不断高涨……越冬迎春,神州大地生机萌发。  相似文献   
97.
98.
99.
法治化进程与城镇化运动在彰显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问题上,具有同构性和互动性意义。法治中国语境下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个维度,分别与城镇化运动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关系。城镇化运动一经与中国特色的法治精神相结合,必将给新城镇(市)人的个体生活和公共生活带来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等现代性文明因素,从而有助于国家和政府对城镇化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0.
金元时期,多种医学力量参与社会医疗,应对疾患,有着明显的宗教医学文化特色。其中儒学与医学相互渗透,儒医成为社会医疗的中坚力量。道医是社会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医借医弘佛,普救众生,是不容忽视的医疗力量。儒、医、道、佛又常相互渗透,不可截然分离。回回医药参与社会医疗,极具异域文化特色,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也里可温教士的医疗服务相对局限,以官方医疗活动为主。原始宗教巫祝医疗盛行于民间,主要以精神疗法应对着医学尚无法解决的疾病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