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4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327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521篇
社会学   71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在阐述路径依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的特点对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要辩证地看待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经济在这一转变中的影响和作用,认为人口较少民族实现经济转变的首要问题是打破经济封闭和信息封闭,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特色优势与区域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将传统经济中的积极因素与现代经济因素有效结合起来,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转变路径。  相似文献   
42.
促进有劳动能力的失业低保受助者重新就业,是反福利依赖政策的根本目标,也是规避救助依赖的重要方式。采用城市低保的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反福利依赖政策对城市低保受助者就业行为以及失业后再就业积极性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反福利依赖政策具有"双重效用",既可以促进低保受助者就业,但也可能降低未就业受助者找工作积极性与再就业意愿,强化受助者救助依赖心理,导致新的福利依赖问题。由此提出:要适当调整现行的反福利依赖政策,加强对就业困难低保受助者的直接就业援助;由解决"收入贫困"问题转向破解"能力贫困"问题,构建以教育和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对适龄劳动力低保受助者的就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3.
以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通过测算及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对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廓清人们对中国目前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认识.综合分析表明,尽管在制度设计和具体实施中仍存在缺陷和问题,但保障水平过高肯定不是当前低保制度面临的问题,对低保"养懒汉"的抨击也是一种片面的夸大.  相似文献   
44.
家庭系统的重要他人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幼儿家长的教养观念及方式,探究祖辈、父辈两代人在幼儿教养上的共性与差异性。结果发现:多数家庭的祖、父辈共同参与幼儿的教养,父辈多为主要教养者;祖、父辈获取及解决教养难题的途径、教养观念及教养方式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正视两代人教养的共性和差异性,发挥其中有利之处,规避存在的不足,对幼儿及其家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5.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大众化以及普及化,成为一种普及的通讯工具.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更是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90后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性更是严重,手机不再是只有从前单一的通话功能,通话、短信、摄影、上网、听歌、游戏等功能不仅满足人们通讯需求,更是丰富了人们的娱乐需求.然而,某些大学生却沉迷于这种方便娱乐中,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拿手机,甚至在上课时也不离身,偷借教师板书之时,看着手机上的新闻与消息,已成为学生之间的默契,如此依赖网络,依赖手机已是现如今90后大学生的共病.  相似文献   
46.
供应网络联系强度与风险分担:依赖不对称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供应网络企业间合作风险和机会主义风险的研究视角,本文从联系强度的两个维度——结构强度和关系强度,探讨制造商供应商间联系强度对企业间风险分担的影响机制,并将依赖不对称作为调节变量引入联系强度和风险分担的假设关系模型。研究发现,联系强度与企业间风险分担具有倒U型关系;依赖不对称对联系的关系强度与风险分担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对联系的结构强度与风险分担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说明,企业间保持适度的联系强度有助于实现风险分担,适度的信任、互惠对依赖不对称对关系强度和风险分担关系的调节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而结构强度和风险分担关系不受依赖不对称调节作用的干扰,即结构强度对风险分担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7.
<正>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就是在全党范围内着力整治"四风"。而这"四风"中摆在首位的是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之风,最核心最坚决的手段莫过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愿抓落实、敢抓落实、会抓落实的良好氛围。我们在现实中听到和看到的对落实上的诟病层出不穷。这其中涌现出的一些不良倾向更多地表现为软式抵抗、隐性阻挡,可定义为"伪落实"。主要表现为:一是选择性落实。本位主义作怪,不是全盘落实,而是根据利弊趋向和好恶心  相似文献   
48.
手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手机依赖会对高职生的学习、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针对手机依赖的现状与危害,尝试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角度提出帮助高职生摆脱手机依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刘军强 《社会学研究》2012,(2):126-148,244
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的关系在学界和公共平台一直争论不休。主流观点认为,社会政策汲取的税收会扭曲市场激励机制,而且通过提供慷慨的保障弱化了劳动者的工作动机,进而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社会支出具有刚性,难以控制。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现有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分析了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保护与就业的关系,以及社会支出是否可控三个议题,从而否定了社会政策是短视国策的看法。历经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财富与矛盾都在积聚,未来的发展和稳定不可能继续依赖海量的投资和不稳定的外部需求。通过系统化的社会保护体制建设,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投资而非纯粹的耗费,中国可望走向更具韧性和更为人性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0.
一、毒品复吸的原因(一)自身原因1心理因素。吸毒者对毒品的渴求心理强烈,具有很难戒断的心理依赖性。这种依赖心理的形成正是由于毒品的正负强化作用导致的。经过正负强化的作用,使吸毒者处在两种恶性循环之中,从而使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心理依赖,毒品的心理依赖性是吸毒者在生理脱毒后复吸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2.错误的认知。一是对毒品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对吸食毒品的错误认知。三是误以为毒品可治病。四是对成功戒除毒瘾的错误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