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1150篇
劳动科学   76篇
民族学   342篇
人才学   84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11篇
理论方法论   332篇
综合类   5161篇
社会学   2008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958篇
  2013年   795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864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983篇
  2007年   552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我国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对体育市场的开发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更好的为我国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的开发及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2.
目前,许多国家正悄然兴起“轻体育”这样一种体育健身的新时尚。“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是大众体育的一种形式。它注重精神调节与心理调适,既健体又健心。“轻体育”具有以下健身特点: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1660位在校大学生健康观念和健身意识的调查发现,健康观念和健身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应结合健康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健康是当代人才的重要素质,未来社会需要有知识的健康人才。  相似文献   
64.
本文在分析了创新人才基本素质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高校体育教学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5.
竞技体育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位置合理的质疑经不起体育发展历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推敲。竞技体育起源于民间,与群众体育相容,竞技性的体育强国战略可与普及性的体育发达国家战略结合。虽然公共体育教学与专业体育教育有较大的区别,但其密切联系也不容抹杀,公共体育课的任务与课堂教学特点均决定其应有竞技技能培养的组成部分,而且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目标。  相似文献   
66.
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67.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数百年来 ,经过武术家们不断研究、探索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提高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兴趣 ,用最短的时间学好太极拳 ,本文对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燕山大学243名一线教师体育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燕山大学教师中体育人口占21.86%;体育活动内容呈多样化;校园和家附近为主的空间选择;低强度的运动方式;突出爱好兼顾社交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消费意识相对淡薄,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设。  相似文献   
69.
影响在校体育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校体育专业学生考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其薄弱环节,提出了现阶段提高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考研录取率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0.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补充 ,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各高校均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开展了活动。我校开设的课外体育俱乐部无论在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和项目方面 ,还是在试行有偿化服务的收费标准上均受到大学生的认可。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及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提高认识、加速场地设施的建设是我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