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0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226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216篇
人才学   55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758篇
理论方法论   266篇
综合类   2894篇
社会学   251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2004年发起,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召开一次年会.2008年第五届年会由湖南科技大学主办,湖南省历史学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协办,于4月4日至6日在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举行,会议主题为湖南灾害史与社会经济发展,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史学工作者以及国家地震局、气象局、水利部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收到论文54篇.  相似文献   
52.
"启示"一词只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中出现一次,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评论华兹华斯诗歌与诗学的关键词.纵观华兹华斯的批评史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批评者针对华兹华斯"序曲"对"启示"一词的阐释是建立在一种"末世论"的认识基础上的.本文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指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文本与历史的汇合,是在一种个人化的情境中实现的"神启".它是个体的而不是普遍的;是在回忆中的理解,而不是预见.更为重要的是,华兹华斯将"启示"中"末世论"的"普适性"和"回忆中的个体性"与他的诗歌标准相类比.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非暴力.非"末世论"的.  相似文献   
53.
太康十年(289年),陆机被征入洛.此时,陆机有着"亡国之余"与被征之"南金"的双重身份,被视为"亡国之余"是陆机所无法忍受的;被征之"南金"的身份,则使他看到了通过展现才华,改变"亡国之余"身份,实现人生理想的希望.此时,洛阳文坛也迫切需要一位领军人物将其带入进一步的辉煌,入洛后的陆机正好承担了这一角色.通过与洛阳文坛文人的广泛互动,陆机和洛阳文坛文人共同推动了西晋太康文学走向了"文章中兴"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四个阶段说、假借的转声托事与转注、汉字发展的三个阶段说、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说四个方面评述肖甫春的《汉字学论稿》,认为该书以转声托事为津粱,成功地解决了转注问题,把造字法与汉字历史发展统一在一起,得出对汉字性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汉字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55.
吸取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是荀子鉴史思想的立足点.其内容主要有"法后王"、"以近知远"、"详近略远"及在此基础之上坚持"礼治"为本等.  相似文献   
56.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口述史学已经成为历史学举足轻重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尤其在当代中国风云人物与重大事件的研究中,显示出独特的韵味与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海峡两岸的口述史研究起步较早,互访交流始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近年来有着更为密切的接触,两岸口述史刊物与口述史成果的交流也获得长足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口述史研究热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57.
方志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笔珍贵遗产,它既是政治家治理社会,了解民情的重要依据,也是文人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它对于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58.
2005年10月20-22日,“美国史研究与教学的回溯与展望”研讨会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苏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及学术刊物编辑部等相关单位的100多位美国史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80余篇,内容涵盖了有关美国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59.
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以评史为切入点 ,注重“读史以观世变” ,把著述宗旨定在“经世致用” ,规切时弊 ,为清朝有效统治服务上 ,因而重点考察明史及历代史事 ,以便从中找寻借鉴。从而打破了当时学者单纯考据的窠臼 ,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取得了时人望尘没及的成就。  相似文献   
60.
译者责任和文化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中国的翻译史 ,不难看出译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不同时代的译者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因为他始终受到社会文化现实的影响和制约。本文结合当今时代特点 ,提出译者要对祖国语言负责 ,对祖国文化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