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52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24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966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古代印度《鹦鹉故事》先传入波斯,更名为《鹦鹉传》,又经由波斯传入土耳其。土耳其编译者不断翻译、编订和加工,使土耳其语《鹦鹉传》得到不同时期多元文化的共同滋养,增加了伊斯兰教文学的宗教故事,融会了苏菲教派的信念,吸纳了中亚地区的动物寓言,形成了将多元文化融会整合的风格特质,成为古代印度《鹦鹉故事》跨地区、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具备独特文化价值的一环。  相似文献   
52.
《醒世姻缘传》中有大量篇幅描述晚明经济生活中白银和铜钱的使用。本文结合其他明清小说,对比黄金的应用,考察白银在流通领域中称王的现象,并提出晚明并无现代金融信用意义上的远程汇兑机制。携银旅行现象的普遍,正可以说明这一事实。本文指出,以往金融史研究中常被用来证明远程汇兑存在的几条关键性文献,需要被重新审视。本文亦考据从嘉靖到崇祯时期所铸造的数种制钱,提出《醒世姻缘传》中颇受民众欢迎的"黄边钱"乃是两种黄钱与优质镟边钱的统称;而书中因行使不通而被收回的当十折子钱则应为天启通宝折十钱。制钱的铸造、发行及其在流通领域中受欢迎或被抵制的情形,有时会出现脱逸于经济规律、却受政治因素干扰的现象。  相似文献   
53.
《求是学刊》2017,(6):114-120
从文体上看,《五柳先生传》一文是陶渊明模仿正史《后汉书·逸民传》以及嵇康《圣贤高士传》而创作的传赞类文体,不可能是陶渊明的"自传",最多可以看作陶渊明之"自况"。《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主要以扬雄为范本,有意塑造出来的作为自己人生楷模的一个理想人格。由此,海外汉学家基于《五柳先生传》乃陶渊明"自传"前提下得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出发得出的关于中国自传文学特性之研究成果,也有必要做认真的辨析与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54.
正品牌领袖能否成为一个好的代言人,从人格到品行,都是需要包装的。如果没有博弈的筹码就不用去做自不量力的尝试,不如花点钱,请个韩国都教授来随便代言,这样多少也能混个及格分记得刚开始接触工作的时候,受到大量台湾和日本企业的成功案例的熏陶,笃信团队协作的力量大于一切,个人单枪匹马获得胜利的英雄主义只能存在于虚幻之中。做品牌也是一样,品牌力不是靠老板一个人来打造的,所以我们不必知道宝马、波音或者中石油  相似文献   
55.
赵丙祥 《社会》2019,39(1):37-70
在田野民族志和历史编纂学中,传记法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本文从分析林耀华的作品入手,将其置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思想脉络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传记法在中国历史和社会研究中的潜力与可能性。本文将谱系法、个人生命史和社会生命论归纳为“传记法三角”。在(扩展)谱系法和社会结构论的基础上,生命传记法可以呈现一个或多个人的生命历史,作为大历史中的片段。不过,现象学路径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离开对中央政权本身和总体结构的考察。在“时势”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呈现生命传记,才不会只是个体的故事,而有希望成为一种对中国“总体”社会生活的有力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56.
文学的发展是一条历史长河,在它发展的下一阶层上,总是传承着上一阶层的源流,并且同时又接受着各种文学潮流的影响。本子故事《羌胡传》在故事的敘述中,与《蒙古秘史》的情节趋同,表现出蒙古族口头传统对书面文学的传承特色。  相似文献   
57.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古典文学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赖于作品翻译的水准,更离不开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受众意识。对翻译者而言,如实翻译作品仅仅完成了初级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受众意识,则将原作带到全世界面前,是文学典籍翻译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58.
正大门之后,宋元时为礼殿所在》明代嘉靖元年(1527)扩建文庙于院左,始改建为二门。五间单檐悬山,中三间开三门,花岗石门框,左右各辟过道通南北二斋。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者炸毁,1984年重建。门额正上方悬有"名山坛席"匾,撰者无考。原为清同治七年(1868)所置,抗日战争期间被炸毁。现匾为1984年复制,集清代著名湘籍书法家何绍基字而成。两旁有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上联出自《尚书·舜典》,下联出自《汉书·司马迁传》,意为岳麓  相似文献   
59.
近代甘肃、青海社会环境相对和平,民国地方政府开始实施近代化管理,设立新式教育,着力佛学研究,甘青藏传佛教有了较稳的社会基础;并得到了明显的发展:首先是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新增不少寺院,九世班禅也曾长期在此弘法,喜饶嘉措创办现代性僧伽学校,这一时期该地区还先后出现了达赖、班禅两位最重要活佛的转世灵童。其次,甘青藏学界两次进入西藏学习、交流,成为内地与西藏关系的纽带。最后,这一时期汉藏佛教交流进一步深入,在藏密东传的背景下产生了融合汉藏佛法的"法幢宗"。近代甘青藏传佛教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与汉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莺莺传》中所体现出的宋人对唐传奇名篇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宋代的众多小说类书、选集对保存唐代小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人对传奇作者、本事、创作动机等方面的考据较有参考价值;宋人对唐传奇名篇多有题咏,对其审美和情感意蕴有所阐发,更大量采用其中典故,促进了传奇名篇的广泛流传;宋人的文言小说创作,常常去模仿唐传奇的名篇佳作,白话小说和戏曲也从中取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