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1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851篇
劳动科学   49篇
民族学   202篇
人才学   184篇
人口学   63篇
丛书文集   2643篇
理论方法论   433篇
综合类   5746篇
社会学   750篇
统计学   21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810篇
  2008年   938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72.
中国传统诗歌中常常不以主观的情绪或知性的逻辑介入自然,力求以自然自身呈现的方式呈现自然,使之与人的情感平等交融;而西方传统诗歌则将人的感受放在主位,以人的情感而不以自然的存在为依归,使自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中国诗歌的这种现象可从老庄的道家思想中追溯哲学本源,而西方诗歌的此种倾向亦可从其文化中天人相分的传统哲学内涵中寻求根源.  相似文献   
73.
74.
造就魏晋士人诗化人生最直接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哲学自然观的树立;怀疑论哲学思潮的流行和对人的 生命的高度自觉;人物品藻和对人的内在精神面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5.
仕途失意、热爱自然 ,是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原因 ,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他抒发了自己的躬耕之乐、苦、忧、怨 ,创造出一种平淡之中见醇美的审美效果。独树一帜的田园诗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76.
论雍仲苯教的生态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藏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感和感恩戴德思想,与雍仲苯教对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世间万物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哲理思想一脉相承,它在维护藏区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大量的苯教文献为依据,对雍仲苯教人与自然“合而无离”的生态伦理观作了诠释。  相似文献   
77.
高校辅导员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普遍存在着工作倦怠现象,直接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成因,探讨预防及缓解的对策,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实现对国防产业的有效管制,必须解决竞争规则与竞争程序不平等的问题,尽快建立管制规则和与之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其意义在于通过引入非公经济,为国防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竞争平台和机制;民营经济的引入可以在节约公共财政开支的同时为国防开支增加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79.
自然垄断定价理论与中国电价激励性规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自然垄断厂商因为总是处于向右下倾的成本曲线上,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并不适合它们。因而就需要规制者在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之间进行权衡。基于自然垄断规制定价原理和激励性规制理论的分析对中国的电力定价问题进行了论述,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激励机制引入到各电力厂商的定价制度中,并建议实现发电、输电、配电环节的业务性分离,建立全国性的“无阻塞”统一电网,实现配电环节的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80.
《围城》的翻译策略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城》英译本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但也有些评论者对译文持有异议。他们用单一“归化”的翻译标准评判译文,认为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有若干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从译文202条注释对象入手,运用穷举法,着力探明《围城》的翻译策略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译者所采用的策略是“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究其原因,这种策略与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社会环境以及赞助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