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24篇
社会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领导之友》2015,(2):62
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中的"本月推荐"栏目中,中纪委每期推荐1本书,目前为止已推荐了24本书。按推荐的时间顺序排列如下: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新年从读书开始:威尔·杜兰特代表作《历史的教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改革热点面对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肺病患者的角度对鲁迅与加缪的生命历程、精神世界、文化取向和创作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正是因为漫长而痛苦的肺病体验,使得两位作家在被隔离的状态中,成为各个时代和国族的局外人。对于个人承受的可怕命运,鲁迅和加缪没有屈服,他们从各自的文化传统中汲取精神资源,并对其进行具有现代性的改造:鲁迅从《隋唐演义》中获取了肩住闸门的悲剧英雄的意象,而加缪则从古希腊神话中获取了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的故事,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33.
荒原话语:杨志军小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地探讨了杨志军的创作,认为杨志军的荒原系列有三个方面值得研究:性意识背后的寓意;史诗般的抒情风格;对人类命运的苦难意识  相似文献   
34.
王心竹 《社区》2011,(14):56-56
就人生而言.中国人讲气运,即气数与命运。钱穆先生指出,命是其人之性格。运是其人之遭遇。性格虽前定,但遭遇则随时而有变。因此好命可以有坏运,坏命可以有好运,变化复杂。而且,佛家也讲世事或人生无常。这就是说,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艰难、困苦与挫折等逆境,如当前发生在日本的巨大地震海啸以及种种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苦难。  相似文献   
35.
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时代语境、文化语境,新世纪乡村叙事写作者对于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乡村世界有了新的体验与感悟,他们试图通过对地理空间表征的"乡村"进行多元化的展示,折射出自我的现代性焦虑。而这一乡村表征的特点表达首先就体现在对乡村苦难的多元叙写上。  相似文献   
36.
艾青与凡高,一个诗人,一个画家,共同的苦难命运造就了他们深刻的苦难意识,他们将这种苦难意识渗透到创作中,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表现技巧上都存在着诸多相通之处。他们的诗歌和绘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相互转译,实现了诗画的通灵。  相似文献   
37.
智者,在苦难中,总能超越自我.当他们,突遇到很多出乎意料的遭遇时,他们与常人一样,也有焦虑、踟躇、惊诧、痛苦、彷徨,就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海水突遇兀立的礁石一样,但,智者往往就能在这些交织着的纠结中获得昂扬的力量,在纠结中,冲破重围,最后昂首向前.他们的生命,更会因这种激烈的碰撞,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阵阵属于他们精彩的浪花.我选择苏轼的词欣赏,是想让在高中阶段读书的我们,在困境中,在纠结中,能冲出重围,能昂首微笑,在平凡之中追寻生命之绚烂.  相似文献   
38.
曹禺重要的戏剧作品大都包括写实和非写实两部分内容,人们对其理解也往往相应的形成两个误区,据其现实性描写将其理解为社会问题剧,并将其中的非现实描写看成现实的寓言;二是认为两部分内容是分裂的,其非写实部分属“光明的尾巴”。文章认为作者一方面反映了以中国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的战乱年代为具体表现形态的人类苦难生存本相,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此的态度——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39.
刘恒凭借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成为第三代京味文学的代表人物。小说通过苦难叙事显现了以张大民为代表的底层百姓身上所具有的民间韧性。这种在世俗中努力生存的智慧,正是传统京味生活艺术的体现。不过,在张大民对待生活的态度中,有一种值得警惕的东西:乐观、知足、韧性的前提,是对有缺陷的现实生活和物质限制的忍受与屈服,甚至也包含了对社会不公平的妥协。  相似文献   
40.
就这样诉说着,却怎么也诉说不尽。 很高兴收到邓老师的《热土风情》,感谢老师在卷首写的“月色朦胧亦精彩”。 看到您那六页的照片(奖章),仿佛看到了您辛勤的一生。更看到海南省残疾人亲友会主席廖逊为《热土风情》写的序,也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完全的您。感叹他说的几句话:“正像全国有个张海迪一样,我们海南有个邓桂琴。而从我个人的视角看,邓桂琴比张海迪经受的苦难更多,奋斗更为艰辛,她的光荣也更加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