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9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269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56篇
人才学   8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782篇
理论方法论   263篇
综合类   4063篇
社会学   326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礼记·孔子闲居》篇中记载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以"无体之礼"为主。孔子讲的"无体之礼",其实是儒家礼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看法。孔子在晚年对礼容提出批评与扬弃,一些擅长礼容的儒家学者也受到主流儒者的批驳。战国时期子夏学派提出的"无体之礼",不但是儒家礼学思想从孔子、子夏过渡到荀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环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国直至汉代礼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2.
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虽从事科举文教育,但不唯之是从,而是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此举上溯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经史之学的优良传统,根植于孔子“博学于文”的思想主张,来源于以学术导向矫正利禄歪风的迫切要求。生徒只有学充养邃,才会眼界高、气味厚、笔力健。清代一些书院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使得生徒学文不是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训练,而是拓展为与炼品、践行、培识的结合。这些书院通过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93.
94.
邵雍《伊川击壤集》中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诗学风貌被称作"康节体",而平淡是"康节体"最为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后世虽常认为邵雍诗学空诸依傍,但其平淡诗风的形成却实渊源有自。既有对陶渊明、白居易等前代诗人人格风范与创作成就的吸收与借鉴,又受到现实诗坛氛围的感召,加以自身哲思体悟的心意熔铸,遂形成了"康节体"以恬淡冲和为特色的平淡诗风。  相似文献   
95.
经堂语是宗教场所的特殊用语,指的是元明时期经师们用当时的汉语——"汉儿言语"——翻译阿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汉语变体。本文根据马振武先生的《古兰经》(经堂语、阿拉伯文、小儿锦对照本)中的经堂语,参照语序类型学成果,考察经堂语的句法表现,揭示其类型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6.
李照 《职业》2012,(11):90-9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侧重操作技术和培养应用能力的基础课程。本文立足该课程的特点,把握教学现状,探索了以课堂精讲为基点,以引导文和多媒体演示为主线,以实践训练为立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7.
四书文是明清八股取士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作为考生,还是作为考官,阮元终其一生都与四书文关联甚密.阮元虽表明不喜四书文,但其国之重臣的身份又使其认识到“取士之道,不可不用此事”,从而肯定四书文.阮元肯定四书文不仅与他的政治立场相关,也与他的文统观密切相连.阮元渊博的知识促使了他既综观全局,又畛域分明;既通达万理,又专执一隅的独特思维特征的形成,在这种思维下,阮元认为,文章之义主要应由经、史、子来承担,而文章之形则应由藻饰之词来完成,这就形成了阮元以声韵、比偶、平仄为是的纯粹文统观.在阮元的逻辑里,这种文统始于《易·文言》,中经《文选》,流衍而下,从宋四六一直到明清四书文,统绪纯粹分明,四书文恰在这种文统演进的终端,是此一文统高度发展的精致呈现,故阮元认为,四书文为文之正统.  相似文献   
98.
现代汉语中留存不少文言成分。这些文言成分构成书面篇章的典雅体特征。篇章典雅体的言语表征是词汇和句法选择上的复古。主要体现在文言成分的选用上。词汇选择上的复古主要表现为使用生僻词、保存古义词、文言词和事典词几个方面;句法选择上的复古主要表现采为用四六言句叙事写景。  相似文献   
99.
《老年人》2014,(9):4-7
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乡村来到大中城市工作。为此,他们的父母也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随子女一起生活,成为陌生城市的"老漂族"。在异域都市,老人们并非人们想象的乐享清福,他们虽然享受着阖家团聚的天伦之乐,但也承受着每日为儿女、孙辈洗衣做饭的过度辛劳,遇到的是不适应大都市生活,以及老年福利、医疗养老政策难落实等一系列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从而让他们的晚年幸福指数大打  相似文献   
100.
陈怀平撰写的《政治主体论: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哲学的分析》(以下简称《政治主体论》)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遗产为理论根据。以人类哲学文明为理论营养,以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体系为研究目标,在系统阐释政治主体的“本质规定”、“历史演进”、“逻辑形态”、“张力结构”、“价值诉求”和“实践生成”等理论命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