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320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跨学科的是将不同学科的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或教育活动,跨学科建设尝试将跨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学科建设中。以高校跨学科建设为对象,分析国外跨学科建设和跨学科研究教育成就的现状。探索和研究国内高校跨学科建设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构建学科建设的若干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在《文艺心理阐释》一书中 ,鲁枢元先生试图沟通文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努力与比较文学范围内文学与心理学跨学科研究有着某种契合。将此书置于比较文学视野之下来观照 ,可发现它为文学与心理学跨学科研究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并为发展这一研究领域提供了多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3.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跨学科合作的勃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源上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史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相互依托、互相促进。正因为如此,即使两个学科的互动在西方学界被割裂近半个世纪后,学科本身的发展需要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给予了它们重新联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4.
历史跨学科能力是学生开展历史跨学科学习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是在深挖跨学科能力中的历史学科特点与历史学科能力基础上的跨学科学习条件后,二者共融互生的产物。其遵循以历史学科认知结构为逻辑原点、以建立多学科信息间的联结为学习方式、以历史跨学科认知结构为目标指向的生成逻辑,细分为跨学科情境感知与问题发现能力、跨学科思维发散与假设提出能力、跨学科知识整合与假设实证能力、跨学科方法迁移与问题论断能力、跨学科学习反思与经验总结能力等五项子能力。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栏目题型多样,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考查,具有跨学科的本质属性,可为培养学生的历史跨学科能力提供如下实践路径:情境学习、假设演绎、推理论证、合作探究和反思学习。  相似文献   
105.
孙昭亮  孙勇 《民族学刊》2020,11(2):43-52, 129-130
费孝通先生基于中华民族形成与走向的考量,数次提出民族走廊的研究命题,其中对藏彝走廊研究就有涵义递进的公开五论之说。沿着费老指出的门径,中国大陆学界近40年来对各个民族走廊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其中,“走廊”概念泛化到各个相关学科,从人文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到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民族经济学、边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角度看,藏彝走廊的成形与茶马古道密切相关,即出现南方丝绸之路时藏彝走廊已经形成,并因其茶马古道功能而使该走廊长期保留着内部的延续能力及其与外部的沟通活力。随着研究的进展,费老提示的该走廊的蕴涵被学人不断发掘;进入21世纪,中国“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将焕发出这个走廊的新活力,国家决策层所命名的藏羌彝走廊,扩展了该走廊并注入了新的内容,对该走廊的研究将有更多的含义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跨学科比较文学研究是从文学的外围入手,并通过对这些外围领域和文学关系的研究来研究文学的本身。鉴于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要求以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往往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事实,故而跨学科这一比较文学新领域的开辟十分必要。但是,这种研究必须遵循综合性、整体性和文学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在这一转型时期,美国非裔文学批评转型具有五大特征:即人类学转向,种族本真性的质疑,回归文学本体,学院派批评精神的形成,走向跨学科性、开放性和对话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