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03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61.
利用混合溶剂,油酸和乙醇组成的有机相,水-乙醇溶液和银离子所组成的水相以及油酸钠固相,在溶剂热条件下,在相界面处还原得到纳米银,其粒径小,胶体稳定,平均粒径为25nm。产物经TEM、XRD和SEM表征,并对银纳米粒子的形成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462.
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透过现象看现象".我们可以透过"名"的存在去看"无名"的存在;透过意识的表象去看潜意识和无意识.可见,"名"的遮蔽实质造成了人的思维上的断裂和对形而上意义的规避.因此人很难找到"自我"而更多地沉迷于表象之中.这既是语言自身的局限,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思性缺席的体现.我们在语言层面能做的是变换诠释的方法,突破工具性的语言去表达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在本性.这一特殊方式便是"诗".  相似文献   
463.
本文依据梅洛-庞蒂的思想提示,指出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存在的描述是以哲学家本人的不在世为前提的."在世"要以还原为前提.但海氏把还原定义为对存在者之存在的领会,还原的主体是此在,由此使他导向了对此在在世的生存论描述.但当海氏作这样的描述时,意味着作为哲学家的他本人已经预先处于存在之无蔽的立场上,已经是"非在世"的了.相反,梅洛-庞蒂追随胡塞尔的道路,把还原定义为哲学家本人的一种认识态度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可能是彻底的,因为哲学家"身体性"地处在世界上;对身体性的忽视正是导致海德格尔"非在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64.
信息技术企业业绩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信息技术企业特点,选择了业绩评价指标,构建了一个IT企业业绩评价的线性模型,并采用因子分析和因子还原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模型的实际应用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此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价IT企业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465.
说"法是什么"是其他一切言说的基础,其实是实体主义的话语,实体主义的话语会导致法的二元论、怀疑、相对主义和决定论.其错误在于遗忘了生成性的主体.现象学还原可以帮助我们回到这一生成性的主体即先验纯粹的意识(就法而言,是先验纯粹的法意识).至此,我们对法要追问题变成"法如何是?"  相似文献   
466.
要领略艺术内在的生命力和魅力,方法之一就是必须对艺术实行"辩证的生命还原",即以人性的追问和反思为核心,以艺术中对生命活动的描写和表现作为艺术解读的对象,既重视其个别具体性,更注重其运动变化的辩证性,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上感悟艺术对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467.
本文研究了以Eu2-xSrxNiO4(x=0.3、0.5、0.6、0.7、0.8、0.9、1.0、1.1、1.2)系列为催化剂对NO+CO→N2+CO2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反应中有中间产物N2O生成,低温下转化率XNO/XCO趋向0.1~0.8,高温下XNO/XCO趋向1。这是由于反应机理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68.
本文探讨重复技巧在翻译中的运用。其中着重分析了翻译中重复手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使用的主要场合。  相似文献   
469.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标准的完形测试及其变体形式,提出了完形测试的设计应注意语料的选择、空格间相隔的词数和还原词的特点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70.
碳化硅是一种宽带隙(2.3~3.3 eV)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导热性,同时它也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耐摩擦等.因此,碳化硅纳米材料在功能陶瓷、光电工业、高温半导体工业、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利用各种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燃烧合成、热蒸发法、聚合物热分解法、碳热还原反应等来制备不同形貌的碳化硅纳米材料.在这些方法中,碳热还原二氧化硅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而且碳源、添加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碳热还原产物的形貌和结构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碳热还原反应来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首先,称取一定量酚醛树脂和硝酸镁溶于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使之形成碳硅溶胶;24 h后,加入一定浓度的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使溶胶凝固形成凝胶;凝胶干燥以后,在高温管式炉中在高纯氩气保护下于1300℃下碳热还原6 h,冷却到室温后,可获得大量的白色絮状产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所得的白色絮状产物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XRD和FTIR结果表明,所得的白色絮状产物主要为β-SiC和少量的无定形SiO2.SEM表征显示,白色絮状产物主要有网状碳化硅纳米结构和卷曲状碳化硅纳米线构成.网状的碳化硅纳米材料具有藕状的多孔结构,孔的直径在500~1000 nm之间;卷曲状碳化硅纳米线具有光滑的表面,纳米线的直径在300~500 nm之间,长度达几百微米,纳米线卷曲的部分具有圆弧形结构,这和孔结构是一致的.这表明在制备过程中生成的碳化硅纳米线卷曲成孔,而孔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的纳米结构.光致发光(PL)光谱显示,网状和卷曲状碳化硅纳米材料在486,494和503 nm处具有明显的发光峰,这表明网状和卷曲状碳化硅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