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56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本文利用服从伽马分布的随机变量 X 与其逆 X~(-1)的协方差只与形状参数有关这一性质,给出伽马分布形状参数的所谓自逆协方差估计,进而构造了相应的无偏估计,并证明了这类估计的大样本性质:强相合性以及渐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72.
"歧视"与"逆歧视":农民工不平等竞争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视"概念及有关模型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理论工具.对郑州市的测算表明,考虑到福利补贴等因素,许多岗位根本就不存在农民工对本地人的"逆歧视",至少替代效应不像仅就货币工资来说表现出来的那么大.如果全部取消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就业和福利特权,至少在非正规就业等特定领域,农民工将表现出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应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对农民实行补偿性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73.
基于规一化起动、平滑递推和PLS算法导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LMS算法。文中分析了起动后的平稳连接和提高起始收敛速度的条件,证明了步长因子μ(k)的瞬变特性及其对减小失调噪声的作用。计算机仿真效果较好,支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4.
用于电磁逆散射问题中关于未知介质分布的非线性积分方程经离散化后,其相应的矩阵方程通常是病态方程。对于病态的矩阵方程,其解或是不存在或是不唯一。这取决于该矩阵方程是超定的还是欠定的。对于这样的不适定问题,可用一些泛函方法使其转化为适定问题。文中介绍了用于电磁逆散射问题中的最小二乘方法、奇异值分解方法、正则化方法和最大熵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给出评价。  相似文献   
75.
本文修正了除环上一个矩阵秩的恒等式,推广、改进了屠伯项教授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76.
对于n秩单李代数g,当采用Dynkin关于素根的分类时,其不可约表示可以用n个非负整数Λ_(αi)标记,也可通过初等表示的权用数组li来标记。利用Cartan逆矩阵,我们给出了计算Λ_(α_i)与li之间关系的方法。对于B_n、C_n、D_n和F_4,利用Cartan逆矩阵证明了这些li是与采用Cartan关于素根的分类时的Λi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7.
得当地使用留数定理可改变所需参与运算的极点,从而简化求逆z变换的过程。本文就此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依据和实际运用,并指明了它们的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78.
笔者从对比的角度,归纳并分析了英语中的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和被动结构表示主动意义的"倒逆"现象;同时还说明了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的语义特征.本文认为,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的"倒逆"现象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思维形式和不同思维风格.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东亚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出发,对古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主流文化的输出流向及其影响,以及作为对主流文化反馈的逆向文化输出,从文化交往的互向性、依存性角度,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80.
原不当侵害人对不当防卫能否进行逆防卫,理论上存在赞成与反对两种观点。当面临生命或重大健康安全时人会本能地反击,这是人性的表面,国外立法和我国正当防卫制度都没有否定原不法侵害人的逆防卫权。着眼于加害与被害的关系,否定逆防卫人的逆防卫权有脱离现实之嫌。但逆防卫毕竟是一种特殊的防卫,如果按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要求逆防卫人,不利于原防卫人权利的保护,因而还必须为其设置一些特殊的限制条件。从逆防卫的特殊性出发,除满足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外,逆防卫的成立还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不当防卫必须严重危及人身安全;二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当防卫非常紧迫;三是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不允许进行逆防卫;四是逆防卫人必须履行躲避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