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11篇
  免费   2234篇
  国内免费   518篇
管理学   7689篇
劳动科学   392篇
民族学   3038篇
人才学   2046篇
人口学   333篇
丛书文集   26733篇
理论方法论   5075篇
综合类   53442篇
社会学   8353篇
统计学   1062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1593篇
  2022年   914篇
  2021年   1476篇
  2020年   1660篇
  2019年   1487篇
  2018年   777篇
  2017年   1420篇
  2016年   1863篇
  2015年   3078篇
  2014年   6913篇
  2013年   5824篇
  2012年   6568篇
  2011年   8488篇
  2010年   7905篇
  2009年   7801篇
  2008年   9327篇
  2007年   7320篇
  2006年   6000篇
  2005年   5455篇
  2004年   4628篇
  2003年   3936篇
  2002年   3662篇
  2001年   3250篇
  2000年   2333篇
  1999年   1234篇
  1998年   770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462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102.
王建民 《社会》2019,39(6):87-120
费孝通先生晚年倡导面向“精神世界”的社会学研究,不仅强调了社会学的人文性格,而且指明了回溯和整理传统思想资源以理解人心的意义。古代士人在仕隐之间的进退趋避是精神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盛唐诗人王维可作为重要个案。本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以王维的生命史、编年诗及他与其他诗人的交往为线索,考察其如何在仕隐之间调适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王维通过人际和诗文往来形成的社会交游空间、自然山水空间和灵性佛理空间,构成一个融和自然与人文的“人生圜局”,以寻求精神世界在“入世有为”和“消极退避”之间的平衡,而其精神苦痛也可以从这个圜局的层级变动或缺失中探寻根源。本文认为,把握世风民情、生命史的再现以及理解和体会的功夫,是研究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103.
104.
生命本身是一个随机事件,并不具有高尚的意义。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可通过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等给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感。当我们的生活方式使脑内奖赏系统获得刺激,就会带来生命具有意义的感受,这种感受给人带来更好的生存机会。生存的欲望是一切生物体最具特征的属性,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缺乏这种欲望。自杀主要发生于精神疾病患者,它并非是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抗精神病治疗和适当的社会交往可以预防自杀。由于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大脑,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应该去适应各自大脑的特征。只要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对他人造成过多的伤害,政府就应该允许和保护人们自由地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  相似文献   
105.
游和梦分别是庄子与巴什拉诗学理念的基本元素,鲲化鹏、庄周化蝶、逍遥游等典故构建了庄子所谓的万物大化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局面;而围绕着梦作文章,巴什拉也创建了感性审美经验所蕴含的梦想的宇宙诗学观。二者虽差别迥然,却默契地创造了万物并在的思想理念,而庄子和巴什拉的诗学理论明显隐含着某种对话的可能性。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证实庄巴二人的游与梦搭建出的绚烂多姿的整一世界。  相似文献   
106.
107.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汲取精华,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和发展,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基于此,首先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然后分析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的戏曲文化最初只是表达喜悦、悲伤等情感的无意识动作,戏曲艺术历经汉、唐、宋、金等盛世朝代得以形成完整的文化艺术形式。现代从戏曲中能够看到更多的文化和历史内容,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情感和人的特性。而化妆所进行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人物的形象也更具个性与情感,表现也更为丰富。本文主要对戏曲艺术中化妆对于戏曲人物的精准塑造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9.
明朝成化年间的青花瓷由于瓷器造型、胎釉、青料、纹饰及绘画工艺技术诸多方面的变化,其艺术风格独具魅力。明朝成化青花缠枝纹色调鲜丽清新,构图疏朗工整,线条显现阴柔之美,体现了明成化一朝细致柔美的女性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南太平洋岛国文学文化逐渐受到国内国外更多关注。目前国内对南太平洋岛国文学整体及各个岛国文学个案研究都不多见,萨摩亚文学研究在整个南太平洋文学研究中相对较多,但是缺少系统性,现有研究仅聚焦于艾伯特·温特等个别作家经典作品的解读。萨摩亚经历了长期的被殖民过程,其西方殖民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体现在那个时代土著作家作品中,而独立后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现代化发展必然带来萨摩亚土著文学作品的变化与发展,当代文学作品更多引导读者关注女性独立、家庭暴力和现代化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当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