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95篇
社会学   109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杜玉亭 《学术探索》2004,(8):108-111
作者对基诺族原始酒文化特别是现代嗜酒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嗜酒是脱胎差异的小民族在社会大转折时代出现的迷失性文化错位,是一种综合性的人类贫困问题,有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认为酒消费是随着时代而变迁的,基诺族现代酒消费的文化定位应是:健康节酒,并建议实施悖恩格尔系数递减法,把嗜酒问题作为基诺族小康文明建设的难题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42.
张振云 《兰州学刊》2005,(3):282-283,302
阮籍和陶渊明都爱饮酒,都是诗人.但是,阮籍的诗中几乎无酒,而陶渊明诗则几乎"篇篇有酒",其中的原因既在于陶渊明的时代,看惯了乱世的变迁,思想变得平和,更在于陶渊明通过儒家"固穷守节"、"安贫乐道"的修身之道,达到了道家的"抱朴守真"的既躬耕又脱俗的生活境界,诗与酒的融合便缘于此,不是酒与诗彼此融合,而是二者都融合在生活里,成为一体.阮籍诗与酒的分离,亦缘于生活的两面性:表面反礼教,内心执著于礼教,诗与酒的分离实是心灵的自我分离.此外,阮、陶二人亦有着时代思想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43.
看上去不配     
阿才 《家庭科技》2007,(10):4-4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为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每年的重阳节都要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古人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相似文献   
44.
清水江苗人结群以"姓氏""世系""酒堂""聚落"和姻亲网络为主。苗人聚落以大姓为主,拥有姓氏符号权,后来者需要改姓入族;作为开寨始祖的后裔具有祭祀权,充当鼓藏头和活路头;酒堂为血缘或拟制血缘群体,同一酒堂严禁通婚,但酒堂可以由不同姓氏、不同世系的家屋构成,同一姓氏和世系又可破姓开亲(破鼓开亲),分属不同的酒堂。苗人"鬼蛊"指控的干净与不干净之分类以"家屋"为对象,其目的在于维护"内卷化"的婚姻圈和理想的婚姻模式,即"姑舅表婚"。  相似文献   
45.
周代是我国造酒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酒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宗教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诗经》中有许多作品表现了周代的酿酒、饮酒等活动,这些诗篇的主旨反映出隆礼、重德的文化精神。其中"祭祀诗"反映出酒与周人宗教生活的关系,酒是沟通天人关系的重要媒体;"宴飨诗"直接描写王室贵族的饮宴活动,体现宗族团结、敦结亲情的礼义之道;"农事诗"表现周代春祈秋报的祭祀礼仪,以及酒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谏酒诗"是对饮酒活动的规谏,体现周代酒德观念对生活和行事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46.
王勇卫 《东南学术》2012,(4):266-273
文章运用修辞幻象原理对语词"酒"和"酒"作为参构语素的语象符号语义系列进行修辞分析,结合酒本体及其语词语义实例,从酒国醉乡生活的自由放纵,酒民生态的神魔共体,酒溢文思的诗画血脉三层面,在修辞审美价值上,较为深入细致地阐释酒及其系列参构语词语义中呈现出的多元融合的幻象意蕴,揭示"酒"的符号形态在精神文化认知上展现出的独特意象世界。  相似文献   
47.
重阳节是指阴历的九月初九日,是古代中原汉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辽朝建立后,契丹族统治者也逐渐接受了这一节日,称“必里迟离,”并把本民族的游牧射猎传统习俗也融入其中,使这一节日的内容更加丰富。契丹族统治者接受这一节日最早是在穆宗时期,圣宗时被纳入礼俗范围,并规定了一整套的礼仪─—重九仪。重阳节所饮菊花酒有两种酿造方法。  相似文献   
48.
在曹丽内容丰富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得最为深挚感人的有三个主题:一是关爱生命,二是重视机缘,三是珍惜时光。这从《心灵的花园》《且行且歌》《远去的岁月》《时光》《永不消失的记忆》等篇什可见。作者用一颗炽热的诗心,感悟人生,将往事化为诗行,温暖沧桑。  相似文献   
49.
消费者购买丰谷酒的行为由消费者心理决定的,实际上是消费者对丰谷酒的认知程度决定的,即消费者对丰谷酒知识的构成决定的.消费者对丰谷酒知识由两个维度构成,一是对丰谷酒的联想,二是丰谷酒的知名度.消费者的对丰谷酒的知识也可以归为丰谷酒属性层面和丰谷集团形象层面两个方面.消费者对丰谷酒个性和丰谷文化认同感较高,可能形成品牌偏好,表现为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50.
释"酒"(上)     
本文选取若干与“酒”有关的汉字进行字形字义分析,这些汉字都内含构件“酉”,可见“酉”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全文将这些汉字分别隶属于酒的源头、酒的酿造、酒的品类、酒的功用、酒的价值、酒的敬奉六个部分加以论析,梳理了“酉”族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蕴涵的酒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