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5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88篇
管理学   2858篇
劳动科学   106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291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2338篇
理论方法论   461篇
综合类   5533篇
社会学   840篇
统计学   1064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1038篇
  2013年   838篇
  2012年   900篇
  2011年   938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969篇
  2008年   1053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随着技术水平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力量不断进入到公共物品的提供领域,然而由于公共物品对于社会公平、公正带来的重要影响,政府会对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时进行有效管制,而最主要的管制模式就是进行价格管理。文章利用Wickstro¨m(2001)的模型,分析了政府在对市场提供公共物品进行管制时的效率问题,指出在成本信息不对称时政府管制的效率可能很低,反而给社会福利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同时企业利润也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2.
在新形势下,构筑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3.
74.
处于二元转型期的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定位不完全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行政导向性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市 场仍处于非弱效率状态。利用1999-2000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的自相关系数检验和游程检验.证实了中国 股票市场非弱有效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75.
西部地区产业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具有明显的资源和成本优势,但是地区产业资本收益率却存在明显的东西递减的现象。这种“悖象”表明各地区产业组织状况决定的组织效率差异是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使潜在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利润,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自主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6.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国家与个人利益分配关系的重要杠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个人所得税将是一项最有前途、最有发展潜力的税种。但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不尽人意,执行起来既失公平,又欠效率。文章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7.
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运作机制及职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立慧 《社科纵横》2005,20(2):72-73
对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运行机制及其功能的准确、完整的认识,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运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经济、金融及法学理论对对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存在根据、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从而形成一个对政策性银行的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8.
房地产业是高负债行业,银行信贷资金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银行住房信贷业务和房地产业已呈高度相关性。房地产业是否能健康发展,信贷资金是否能理性投放。银行同业竞争环境是否能和谐有序。成为住房信贷资金安全的关健所在。  相似文献   
79.
经济增长的"黑洞",是一种吸噬力无穷大的奇异现象。中国经济一方面是在快速增长,成就瞩目;另一方面这个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断裂的威胁,正是来自这增长自身的力量。探究经济增长"黑洞"的成因,重点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政策上,侧重研究"效率"与"公平"的实际关系。并认为:"效率优先"是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效率优先"的负面品质就是非公平的资源配置。非公平的资源配置隐含着吸噬其他对象发展能量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形成"黑洞"的主因。抑制"效率优先"的负面力量,破解增长的"黑洞",惟有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和正义性。国家的基本职能就是维护公平。发达国家的事实表明,"效率"与"公平"并非一对不可磨合的矛盾。单纯追求公平的资源配置,谈不上"效率优先",难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此低效率的"公平"增长就是"效率优先"应该控制的下线;而突破公平与正义的"效率优先",必然产生"黑洞"效应,最终可能导致走向增长的反面,如此高效率的"非公平"经济增长就是"效率优先"应该警惕的上线。基于此,在促进经济增长,如何落实"效率优先"与体现"社会公正"之间形成最佳取值范围,这个取值范围也就是最佳值。"效率"与"公平"的下线与上线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理论上推想可以建立一个数理模式,为国家的制度安排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最佳取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80.
文章通过对当前银行和企业之间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论述 ,提出了我国银行业进行金融创新——“贷转股”这一概念。同时指出实施“贷转股”方案的必要性 ,即国有企业规范化发展的需要 ;民营企业股份化融资的需要和商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需要。最后给出实施“贷转股”方案的对策 :修改银行法规 ;鼓励银企合作 ;加强配套改革和提供全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