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5篇
  202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注重教育方法论,是雷沛鸿能成为教育革新家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论是:运用一个标准,实行两种策划,考虑三个要素,实施四个步骤,采取多种途径方式。重温雷沛鸿的教育方法论,借鉴其革新教育的科学方法,学习其爱国爱民的精神,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特征,是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23.
雷沛鸿教育法律思想渊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名教育家雷沛鸿早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期间,曾接受了美国法学家庞德的社会学法学学说.雷沛鸿教育法律思想就是以庞德社会学法学为主要渊源,在他的教育论著和教育实践中都深深地反映出庞德社会学法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教育管理史上占重要地位.在"教育救国论"的驱使下,雷沛鸿利用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资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广西为试点,聚焦于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学术研究展开其教育管理活动.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从教育改革全局出发,与国家、社会需要匹配及注重学术研究三大方面为当下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5.
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自发软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源起阶段段985~1988年);发展阶段(198~1992年);高潮阶段(1993至今)。对各个阶段的研究状况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指出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6.
上个世纪20—40年代教育家雷沛鸿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法治。这与他试图以教育改造为手段,进而实现社会改造的政治理想相关,也是他长期从事的宏观教育改革事业所必须。雷沛鸿的教育改革工作主要是在广西一省的范围内进行的,他在省级地方教育立法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我们搞好教育法治工作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国民中学教育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桂系“建设广西,复兴中国”宏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教育家雷沛鸿创建策划的民族教育体系的中间环节。为衔接基础教育,提高民族文化,培养地方建设干部,1936年第一批国中诞生,40年代初发展至高峰,其毕业生占当时中等学校毕业生三分之一以上。国中设校以农村为原则,学制较普通中学短2年,课程以人文、自然科学、劳动生产和地方建设为主,具有广西特色。其影响意义是广泛深远的。但因桂系急功近利,且“擘划未周”,师资、教材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以及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的严重干扰影响,导致国民中学过早凋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