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和谐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是人类的各种冲突。道家是从字宙秩序层面看待社会和谐的.合道是万物和谐的根本机理。在老庄那里.达到和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社会秩序向字宙秩序返回.另一条是人心或人性向自然人性返回,字宙秩序和自然人性是道家和谐观的两大支柱。道家和谐观对于处理当今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身的冲突具有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永州古代民居蕴含的儒道文化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释氏源流》是明代流传甚广的佛学著作,又是百余年来被人忘却的古籍。它记录了佛教东传的曲折过程,廓清了佛教的本质和教义,并从佛教本位出发,极力将儒教、道教纳入佛教的体系,强调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释氏源流》对于把握中国佛教史,了解历代僧人为传播佛学付出的艰苦努力,进而研究佛教的文化价值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唐初统治者立足于社会政治经济所采取的兼容并蓄、一切皆可为我所用的灵活务实的宗教政策,一方面为唐代的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儒释道三教为排次第,积极向政治靠拢,又相互借鉴,各教的世俗化日渐明显,儒学的统治地位得到巩固并进一步发展,佛教的中国化基本完成,道教也空前发达。  相似文献   
15.
构式语法的最新进展是其历时研究维度的开拓。构式再创是始创构式浮现出新创构式的巨变,构式调变是既成构式内的微变。这种微变在构式巨变前后对其有重要影响,两种机制有量变和质变的因果关联。论元结构构式的再创涉及语用需求、图式化、题元配置、构式义和语义句法联结的互动变化。构式再创可以从关联能产性和固化度的使用频率及句法分布差异方面得到佐证。以单宾语“考”构式进行多维度的共时考察和历时调查发现:构式中的考官主语题元由于变异而再创了考生主语构式;这两个构式目前不但共存,而且新创构式的能产性远大于始创构式。  相似文献   
16.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国道路、公路隧道、桥梁、工程机械、汽车等公路交通行业迅速发展壮大,突破了诸多技术研发与施工建设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道路、公路隧道、桥梁、工程机械、汽车等公路交通行业技术发展变迁与取得的成就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凝练40年来公路交通行业发展所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及启示。研究发现,40年来,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先进适用的技术进步与实践应用,推动了智能交通、绿色交通与交通信息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但存在着科技创新不足、智能化和信息化缺乏、生态与安全保障欠缺等问题。研究认为,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应坚持创新科技成果与交通技术的深度融合,坚持推动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不断协调和完善;坚持绿色交通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寻求突破;坚持改革开放,在交通技术与管理方面构建更加活跃的发展市场;坚持运用共享思维,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进一步发挥公路交通的行业引领作用,增强公路交通核心竞争力,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保障,也将推动中国公路交通行业发展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韩愈、孟郊诗歌都以险怪著称,然"韩孟"的佛道诗各有独特的艺术风貌韩诗尚"俗"和"实",孟诗则尚"雅"和"虚".这种迥异的艺术风貌与"韩孟"各自的宗教观、审美情趣以及表现技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基本取向及与民休息的施政策略,进而论述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最后指出老子的施政策略实质上是一种改革政治体制弊端的以便更好为百姓服务的政治伦理思想,其理论价值对我国当今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宗教思想是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产物。所谓“三教合一”并非儒、释、道三者平分秋色 ,实际上有所侧重。具体分析三者的关系是 :小说以儒家的价值取向为评判人和事的标准 ,儒为立本 ;道教修炼 ,虽使孙悟空等超越了自然生命、具有无穷法力 ,却非修炼的极境 ,仅仅是进一步修炼的入门和准备 ;成佛则是小说人物的最高追求 ,佛法无边并统摄一切诸法 ,佛教思想实为极则  相似文献   
20.
孟郊诗歌内容特色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与中唐时代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其诗歌中隐逸的情绪、清远的神韵、趋于冷峻的色调以及追求奇险怪的倾向和浪漫的审美追求,都得益于道家精神的浸染,而这一点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道家精神对孟郊诗歌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哲学、宗教作用于文学创作的深刻性、复杂性,同时认识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人们的审美思维逐渐深化和丰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