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29篇
社会学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由早期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演变为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竞争,分配领域也由人们之间经济福利水平的两极分化演变为经济福利水平的均等化。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既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影响,也是经济效率的需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正确认识这种变化趋势对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王志栋 《河北学刊》2008,28(3):234-237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从语言的本质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理解智能,为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提供哲学的视域和分析方法。现代人工智能的符号逻辑研究框架在哲学意义上具有脱离经验的根本局限性,联结论研究框架实质上与此相同。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研究需要奠基于"自然机制"为内核、"算法机制"为辅的哲学纲领。现代自然语言理解的句法和语义研究是脱离使用者与语境知识而处于指称层次的片面理解,而只有基于语用学层次的理解才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53.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科技革命的推动、自身的制度调整功能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巨大压力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动因。新变化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调整,而不是社会性质的改变,它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带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54.
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它具体表现为三种关系 :双方的对立关系、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共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5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即"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当前我国流行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把这一论述理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并把这种理解作为它的一个主要依据。我们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因为它与马克思在同一时期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的大量论述存在明显矛盾,从《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内容来看,马克思并没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而只提出过"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56.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国家间关系 ,是列宁当时面临的一个全新问题。对这一问题马克思没有提出更多的建议 ,因为他始终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或多数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社会主义很快取代资本主义 ,不存在两种制度长期共存的情况。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出发 ,开创性地提出以和平的方式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并逐步形成了其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思想。  相似文献   
57.
This paper explores popular attitudes toward the Internet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more generally) by mapping some of the more threatening, transgressive and 'monstrous' images associated with cyberspace. An account of risk consciousness is developed in three parts: (1) comparisons with earlie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reveal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regard to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cyberspace and its risks; (2)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l of contemporary teratological space derived from images of boundary-dissolving threats, intrusive alterities and existential ambivalences created by the erosion of binary distinctions and hierarchies; and (3) possible 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s of cyberpanic drawing on recent theorizations of globalization (capitalism/information society theory, risk society theory,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alterity theory).  相似文献   
58.
如何对待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章主要结合建国初期的历史实际,全面地研究当时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行的政策,系统地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9.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机制在当代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垄断与竞争并存、国家与市场并存的新机制。在这两大机制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的运动给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资本主义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资本剥削手段的隐蔽化、资本与劳动两极分化的加剧、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运动的新形式,又孕育着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并促使其走向灭亡的动力和因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显露的资本主义弊端,表明了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60.
分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根本区别,指出"以人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核心,是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