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26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89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词义、句法位置、重新分析三个方面对“为”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为”的语法化是“为动”双宾语句消失的主要原因。动词“为”在词义泛化的基础上,由于句法位置和组合功能的变化而最终失去其原来的动词意义和在句子的核心谓词地位,虚化成表引进服务对象的介词,从而导致其双宾语结构的消失,形成新的“介·宾·动”结构。  相似文献   
42.
在当下的文坛湘军中,魏剑美是一位很有实力的作家。他的长篇官场小说《步步为局》、《步步为局2:副市长》自出版后,迅速在全国热销。尤其是他的杂文具有鲁迅风骨,不仅文笔犀利,视角独到,而且思想深邃,逻辑缜密,给人以极大的阅读兴趣与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43.
"南社才子"汪东于1912年参加南社,是较有声望和影响的人物之一。汪东在词学、文字学、音韵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造诣精深,尤其是开民国词坛宗周之风,得清真词"沉郁顿挫"之妙,堪称宗周一派代表词人,著有《梦秋词》,是南社词人群体中的楚翘。他的治学品格的形成,与其深厚独特的家学有着渊源,他的才学亦为南社增色良多。  相似文献   
44.
里坊是古代都城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坊之置始于北魏平城,洛阳、邺京沿置。邺南城400余坊,北宋时已不可名状。稽诸石刻,可考证出东魏北齐邺京28里3坊,里、坊置正,分掌管理和治安。城内置坊,城外置村。里承汉制,坊启隋唐,邺京里坊制度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45.
酒神精神教人超脱生命,正视人生痛苦,在痛苦中获得悲剧性陶醉。魏连殳是在“五四”新化运动的春之来临和启蒙主义之催眠药中觉醒的知识分子。其反叛精神在当时的中国被视为异类而被攻击和驱逐。他只能凭借酒神的方式,挣扎长嚎、倒戈反击,最后用灵魂的自我毁灭判定了世界的不可救赎性质。这源于鲁迅灵魏深处的“鬼气”:一种混杂着清醒、失望、惶惑、痛苦的孤立感。这便注定了一场命运悲剧:绝对的孤独,徒劳的挣扎。  相似文献   
46.
论汉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辞赋的象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属于先楚神系的"高唐神女",具有神圣、淫欲、美丽三个特性.随着社会的高度理性化,在汉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辞赋中,神女原型被一分为二或代表邪恶的情欲,或代表神圣的"道".作品中象征情欲的女性,只是为了反衬男性战胜诱惑的理性力量;象征"道"的女性,则不但给世俗浪子提供了一个永不可及的虚拟目标,而且由这种追寻所带来的幻灭感和悲剧感,充分展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坚忍.  相似文献   
47.
魏晋南北朝时作家多出于世家大族 ,这些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了强烈的家族观念。家族观念是魏晋南北朝诗文作品表现的一种常见主题 ,但这一主题所呈现出来的情感色彩却有着明显的区别。纵观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 ,我们可以将家族观念所表现的情感概括为几种模式 ,一是寄托式 ,二是追忆式 ,三是幻灭式  相似文献   
48.
知行问题是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讨论的问题涉及知行关系、致知与涵养、致知与主敬等方面。作为朱子重要门人和传人的陈淳,在知行关系上继承和发扬了朱熹“知行相须”的观点,提出了致知力行“随时更迭,交进互发”的思想,而对“知先行后”论有所修正,同时,对“行重于知”则以“以行为主,知行一事”作了新的概括和拓展。在主体修养上,陈淳把主敬仍看作是与致知力行相始终的修养的重要内容。陈淳还对凸现儒学工夫与境界的“下学上达”作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9.
王维转官吴越考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王维一生的宦历中,"转官吴越"是其一次重要的任职行为。王维此行始程于开元十八年秋天的长安,经洛阳、郑州,顺运河而下,抵京口,至会稽,达"穷边"台州,任职于黄岩。翌年春天,辞官告归,由江宁逆长江西上,于浔阳小作停留,然后再由夏口经汉水至襄阳,为孟浩然写真,并创作了著名的《汉江临眺》诗,旋北归长安。  相似文献   
50.
根据秋寿南在《乡试录》中的记载,他的曾祖秋学礼曾著《补斋文集》《仅礼节读》两种,另有《补斋图册》一种;他的祖父秋家丞著有《八一编》行世;他的父亲秋嘉禾没有著作。这些著作中,只有秋学礼的《补斋文集》流传下来,其它都已流失。最近,又从《晚晴簃诗汇》中发现了一首秋学礼的诗,从《慕莱堂诗文征存》中发现了一首秋寿南的诗,这为研究秋家的家史和秋家的文风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