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508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2687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提高国民的文明行为水平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影响国民文明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进一步引导国民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为构建和谐社会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02.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前提探讨研究生党建工作发展的新路径,是崭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研究生党建工作发展的新要求。从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研究生德育教育两方面阐述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本身就是制度正义的要求,残疾人就业优先权是社会正义的重要表现。残疾人就业和企业社会责任有着高度的相关性,随着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的逐渐深入,残疾人就业趋势呈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与发展内涵相关的人类发展的诸项指数、国家实力概念的探讨情况,论述了民族素质在现代发展概念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5.
论中华民族的多元民族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观是人们对一个民族包括自身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观产生于多元的文化起源,形成于多民族长期的接触与交往。它既有多元的特征,也有一体的特征。在历史上,这种文化态度对中国各民族团结、国家和平统一以及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世界格局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今社会,多元民族文化观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6.
Bayesian method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proof‐of‐concept studies. An important benefit of these methods is the potential to use informative priors, thereby reducing sample size. This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for treatment arms where there is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placebo and active comparators. One issue with using an informative prior is the possibility of a mismatch between the informative prior and the observed data, referred to as prior‐data conflict. We focus on two methods for dealing with this: a testing approach and a mixture prior approach. The testing approach assesses prior‐data conflict by comparing the observed data to the prior predictive distribution and resorting to a non‐informative prior if prior‐data conflict is declared. The mixture prior approach uses a prior with a precise and diffuse component. We assess these approaches for the normal case via simulation and show they have some attractive features as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one‐component informative prior. For example, when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prior and the data is sufficiently marked, and intuitively, one feels less certain about the results, both the testing and mixture approaches typically yield wider posterior‐credible intervals than when there is no discrepancy. In contrast, when there is no discrepancy, the results of these approaches are typically similar to the standard approach. Whilst for any specific study,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y selected approach should be assessed and agreed at the design stage; we believe these two approaches are each worthy of consideration.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7.
广西三江县梅林乡车寨村是典型的侗族传统村寨,灵魂观是当地侗族人观念世界的核心。复杂的宗教信仰及信仰礼俗蕴藏着侗族人独特的灵魂观。车寨的宗教信仰体系中不仅有草木、山石崇拜等自然崇拜,萨岁、土地公等神灵崇拜,还包含信奉灵魂不灭的祖先崇拜。这些复杂多样的信仰及相关祭祀仪式,镶嵌着当地侗族人的生态伦理观和灵魂观。  相似文献   
108.
经济学时间框架是一定经济学思想体系所依赖的时间背景条件,它限定着相应逻辑分析的解释边界。古典经济学的时间背景包括历史时间和作为资源的时间,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时间背景是机械力学的静态时间,演化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时间背景转变到热力学与进化论交集的时间,而目前仍存在的尺度缺失制约着经济学的时空分析能力。作者认为,经济学应该学习借鉴相对论和社会学的时空观,补充构建基于即期相对时间并结合经济时空场域的新一代分析框架。新框架有利于经济学在分析现实世界中选用更合适的逻辑时间概念,突破传统静态分析范式,从只聚焦于均衡时点转变到真正关注过程。同时,放松过于严格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更好地达成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9.
当代中国已站在旅游社会门口, 全民旅游时代正在到来, 旅游民生需求日益急迫。 学术界尚未对旅游民生概念进行科学界定, 只有搞清楚何为旅游民生, 廓清其内涵和外延, 才能对相关政策的制定、 实施及旅游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当前社会背景, 从词汇本意、 概念发展、 现实含义等角度, 层层辨析民生、 旅游、 旅游民生各语词, 从而界定出旅游民生概念, 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旅游民生的内涵, 认为旅游民生同样具有生存、 社会融入、 发展的本质属性, 指出促进旅游民生改善是政府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10.
罗尔斯等人对康德的道德哲学做出了建构论的解读,从此将建构论带入到规范性研究中。因为不满康德哲学自身的理论困境,以布兰顿、皮平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开始了对黑格尔的规范性研究,将之视为对康德哲学的社会化,把以相互承认为基础的社会视为规范的来源,这一解读方式被称之为“标准解读”。在社会建构论的影响下,斯特恩、莱蒂宁等人分别提出了对黑格尔哲学的规范性解读。一时间,对黑格尔规范性的研究产生了众多丰富的理论成果。考察这一时段理论得失,有助于我们推动黑格尔的规范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