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14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广西著名学者刘介的《岭表纪蛮》与黄现璠的《广西壮族简史》代表论著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术价值、学术观点以及学术贡献作了系统的比较与评述。  相似文献   
62.
何泽棠  吴晓蔓 《东方论坛》2012,(4):116-120,126
宋代诗歌注释者任渊有较高的文学创作才能,并曾亲身跟随黄庭坚学习诗歌创作。他注释了黄庭坚平生最得意的《内集》,对黄诗中许多含蓄未尽的言外之意作了发挥补充,评论了其中一些精妙的对偶和用典,还总结了黄诗"有为而作"的立意特点及"有味"的风格,并对"点铁成金"等创作方法做了细致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3.
清刻本《旗亭记》以"雅雨堂两种曲"名义刊行,卷首未署名,因此其作者归属颇具争议。勾稽史籍、文集、笔记等并深入考辨后可知《旗亭记》原为金兆燕所作,后经卢见曾润色删改。《旗亭记》在作者归属上的争议,反映了清人著作权意识淡漠的普遍现象,而幕主与幕宾社会、经济地位不对等的主从关系,则是著作权发生争议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4.
黄宗羲是清初著名思想家,同时他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也有一定的贡献。黄宗羲前期对戏曲持肯定态度,其戏曲观的核心是重本色当行、重情、重俗重真,是晚明戏曲观的延续;晚年则极力排斥戏曲。黄宗羲戏曲观前后的转变,与其前后期学术思想的转变有关。其学术思想的转变是由早年的明学转向后期的清学,其戏曲观的转变也与此相对应,由明人戏曲观向清人戏曲观转变。  相似文献   
65.
《黄帝四经》作为道家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推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对其道德思想的总结也不例外。其道德实践以万物为主体,以"物曲成"为价值目标;虽然采用从家到国的推进陈式,但不同于道家以"道"为个人修养内容的从家到国的一般形式;在方法上则选择了具有道家特色的因循行为,为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基础。"物曲成"是道家从效果论出发育养人的最典型的表达,明显区别于儒家,并且影响到魏晋玄学思想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西方思想家作为区别于儒家"控制的"模式的概括。在尊重个体并为其发展能力、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条件、以凝聚成最大社会合力的方面,在今天仍然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6.
黄碧云的小说文字风格凌厉,擅于通过对生活细节与人性表现方式的精准把握,极力描写人性阴暗、冷酷和暴力的一面,她的这些小说表现出了有别于其他作家的暴力美学特点。本文以《失城》和《呕吐》为例,从历史性的身份焦虑和现代性的生存焦虑两方面对黄碧云小说的暴力美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7.
黄灿然一再强调"创新是诗人唯一的良心和责任",是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为精确地呈现出深邃而细微的现代诗意来。诗意往往是模糊的,但诗人追求着用更精确的语言去呈现那种模糊。如何以简洁的精确呈现深邃的模糊,是贯穿黄灿然诗论的一条暗线,也是我们理解黄灿然诗歌的一个必要的角度。  相似文献   
68.
文章分析了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的语言表达问题,指出教材在语言表达上存在概念含混、结构失范、语义不密、虚词误用、重复拖沓、条理不畅、照应不周、引用不确、标点失当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黄秩模是《逊敏堂丛书》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的编刻者。前者收子书不下百种,许多江西本土文献赖此以存,后者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以此二书的编刻为主线,对谱主的生平事迹作大致系年,并考证被学界所忽略的其生卒年问题,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70.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黄庭坚诗歌研究,其成绩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即:黄诗材料的整理、选译,黄庭坚生平、思想研究,黄庭坚诗歌艺术特色研究及黄庭坚诗论研究。日本学者的黄庭坚诗歌研究对我国古典诗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审视自身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手段提供了反省之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