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48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科学仪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是科学哲学家大多忽视了对于科学仪器的研究。法国科学哲学家巴什拉对科学仪器展开过具体的论述。巴什拉认为科学仪器是"物化的理论",科学具有物质化的力量,仪器是科学理论物化的产物。巴什拉提出"现象技术"的概念,强调实验中仪器与理论的建构作用。巴什拉认为现代科学现象不是"自然"给定的,而是通过人类参与自然而建构的,特别通过仪器和理论的解释。巴什拉的科学仪器思想可以作为整合后SSK与科学仪器哲学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2.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 ,是对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程度的检验 ,而考试作弊现象则严重影响了这种检验的真实性 ,不利于合格人才的培养。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采取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3.
莫里茨·盖格尔是现象学美学的奠基者,为了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自足的特殊科学,他在对各种事实论美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价值论美学,并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去把握审美价值所隶属的现象以及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审美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24.
吴兴武康沈氏是南朝最为活跃的南方土著家族 ,而其势力之崛起则可溯源至两晋之际。由于三吴文化高门在亡国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从而为地方土著豪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沈氏即在此时借其他豪强相互残杀之机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5.
法治的"表层化"是指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中,对法治形式和法治内容理解的脱节,所呈现出来的是对法治理解的表面化、肤浅化和形式化,尤其是对法治精神理解的空洞化.法治的实现是一个融合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及法律文化的总体性进程.本文从我国经济、政治和法律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法治"表层化"的原因,提出了克服法治"表层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6.
在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政府的行为和角色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在“黄家医圈”案例中,政府扮演了一个有限的被动的角色,但在功能意义上,却为民间传统医学的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在“沈阳清文化节”的案例中,政府的决策程序和经济动机却在客观上制造了一起引发族群主义意识形态冲突的公共事件,这显然与政府促进国家建构和社会整合的意愿相背离。  相似文献   
27.
史学的官方性格与民间性格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反映史学民间性格的布衣修史现象就是一个重要表征,以官方与民间双重视野来省视这一矛盾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史学发展路径的理解。在唐宋以降平民化趋势加剧的历史背景下,晚明布衣阶层话语权势增强。这有力地冲击了僵化的社会结构、没落的等级秩序和腐朽的身份体制,并深刻地波及史学领域。晚明时代,布衣寒士不仅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历史创造,还饱满激情地致力于历史书写。“史在布衣”现象成为晚明史学平民化的标志,推动了中国古代史学由“官史”向“民史”的演进,在数千年来中国史学的辩证实践中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8.
摘句是古代诗话的一种重要批评方式,起源于先秦,应用广泛,注重感悟。摘句现象存在于古代诗选、句图、类书等载体。研究古代摘句现象,应该进一步分析摘句长期存在的原因、摘句批评与全篇研究的不同、读者对摘句的接受等问题。  相似文献   
29.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人物”已争论了几千年 ,持肯定观点者 ,有真人真事说、氏族或部落首领说、时代群象代表说、先民智慧象征说等 ;持否定观点者 ,有神话说、先民社会现象符号说、后人伪造说等。本文只讨论对三皇、五帝持“肯定观点” ,学术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涉及研究方法、态度等 ,并就学术研究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区别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所谓“趋同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提出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出现的趋同现象 ,要善于从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