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7篇
丛书文集   263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414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本文在介绍黑龙江省朝鲜族教育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朝鲜族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2.
本文利用大量的第一手调研资料,从“两个共同”的高度,深刻认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确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实施推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措施,以及需要解决和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人口数的还原是再现一个地区在某段时期社会状况的关键。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有限的资料认真详细的考证、周密细致的分析,论证了民国时期青海省人口发展具有较高的增长率——30‰左右;并以此为基础,对民国时期青海省各个年份的人口数作出估算,希冀能对青海地区社会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4.
从人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结合区域的独立性与开放性,构建了基于土地承载力与相对土地承载力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13年陕西省土地承载力演化过程,以及研究时段内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相对全国平均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的变化可分为积累期、波动期、低谷期和增长期四个阶段。相对全国而言,陕西省1978-2010年土地承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起逐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阶段,陕西省土地承载力受农村居民数量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预期未来,城市人均粮食消费支出和城乡人口总数将成为影响其土地承载力的主导因素。今后应更加全面地评价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不降低农用地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地承载力,以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可持续。  相似文献   
45.
市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也是区域社会结构、多层级市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镇的研究,可以作为解读历史时期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窗口,也可为时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对近几十年来江西市镇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通过与其他区域市镇研究进行比较后认为,今后江西市镇研究应该注重研究视野的拓宽,研究时段和地域的拓展,多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融贯,研究取向的现实关怀与研究资料的发掘创新,从而深化市镇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从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出发,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策略,提出全面覆盖、分类型发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7.
为确保对华中占领区的统治,消灭该地区内的新四军,1941年7月至1944年底,日汪在江苏大部分地区掀起了罪恶的“清乡”活动。针对日汪掀起的“清乡”活动,活跃在江苏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在中共中央及华中局的领导下,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把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与群众动员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展开反“清乡”运动,最终赢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48.
按照评估指标从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目标定位、办队模式、生源问题、学习与训练、场地设施这几个方面对湖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运动队目标不明确,经费来源单一,招生职能协调不够完善;教学与训练无法协调等问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该明确权责,完善管理制度;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扩展资金渠道;完善场地及器材设备;缓解“学训矛盾”。  相似文献   
49.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显著影响着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索洛增长模型为基本框架,利用2003~2017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开展实证研究,测算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对模型进行扩展,研究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量,对现期和远期的动能转换加以阐述。研究认为,现阶段资金投入仍然是安徽省经济产出的主要驱动因素,劳动力投入的经济推动效应相对较小,技术进步的驱动力量逐步提升,安徽省远期经济发展将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驱动。安徽省应注重科技创新,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将技术因素融于资金、劳动供给侧,全面深化以技术为主的供给侧改革,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型。  相似文献   
50.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对象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评价方法是综合性的,评价必须准确可靠,兼顾适用性和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完备性、可比性、代表性、可行性等原则,选取能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采用综合因子分析方法,对安徽省2004年各县域经济27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