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18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16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陈云同志对党的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陈云关于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对毛泽东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三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32.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总和,少数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助于茅盾文学奖作品汉英平行语料库,从婚丧习俗、宗教祭祀、民族传说及民族史三个层面,考查当代少数民族题材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尘埃落定》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民族文化英译过程中体现的历时性特征.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民族文化信息在英译本中呈现出由缺损向保留逐渐过渡的历时性趋势,表明少数民族文化在英译过程中日益得到更多保留和再现.究其原因,主要有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读者需求转变、中西方文学翻译策略的转变及译者主体性差异等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33.
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发生、发展、成熟于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中对统一战线作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论述,并且呈现了若干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战略上的预见性,策略上的灵活性,精髓上的继承性以及表述上的细致性。  相似文献   
34.
毛泽东基于中央苏区各方面资源受局限的实际情况,从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和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出发,提出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毛泽东以群众组织起来为中心脉络,把建立具有集体经济性质的合作社作为制度前提,通过建立新的金融制度、开展反剥削的商业斗争和开办专业技术学校,全面实践关心群众生活的系列论述。当下,应当充分吸收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重要论述的精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发挥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力。  相似文献   
35.
杨家府 《学术探索》2012,(11):10-13
毛泽东辩证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具有斗争性、实践性、对立统一性、强调内因的根本性及看问题要看实质等特征。  相似文献   
36.
袁姝丽 《民族学刊》2014,5(6):46-51,106-107
羌族剪纸是羌族文化艺术的精华。经历了2008年“汶川大的地震”、灾后重建、城镇化发展之后,羌族剪纸的“文化语境”正发生着较大变化。以茂县羌族剪纸为例,其变化的外部原因包括现代流行服饰的融入、自然灾害、城镇化进程以及茂县手画花样市场的兴起对花样剪纸的冲击等,而内部原因则表现为传统习俗的变化、宗教祭祀的淡化及服饰审美观念的变化等。因此,羌族剪纸传承和发展需注意处理好传承与传播、活态与活用、变与不变等关系。  相似文献   
37.
"文化大革命"的决策问题,是指从"文化大革命"的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的过程。毛泽东认为在政治领域阶级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有三分之一的领导权掌握在敌人手中;在中共党内出现了以刘少奇为首的走资派,出了修正主义;在经济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和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单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不能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黑暗面"问题。为此,他毅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结果犯了严重的错误。"文化大革命"的决策之所以是错误的,因为其方案的规划违背了决策时应遵循的信息真实、现实可行、民主参与等原则。  相似文献   
38.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contentions about peace behind the contrasting projections of Mao Zedong’s images, especially his standard portraits, and photos of him and Western leaders (including those of the Soviet Uni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analyses focus on the complicated spectatorship of Mao Zedong’s ima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ctivisms that were intended to change the political power structure of the world. This involves the contradictory visualisations from both the socialist and capitalist ideologies. From Nixon’s visits to Mao Zedong and Gorbachev’s visit to the Portrait of Mao Zedong in the 1989 student movement, the concepts of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new world order, and Mao Zedong’s theories of contradiction and three worlds are examin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visual realities of ‘peaceful evolution’.  相似文献   
39.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cultural context” refers to the socio -cultural background relating to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Qiang art of paper -cutting in Mao county discussed i...  相似文献   
40.
延安学习运动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内容体系,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建构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机制,不仅提高了延安时期的革命干部之学习水平与能力,并为革命与战争取得胜利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而且为今天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创建可行的有益模式,因此,延安学习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开展自身建设的重要拐点,具有重要的开拓与启迪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