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6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122篇
民族学   11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86篇
丛书文集   1581篇
理论方法论   595篇
综合类   8637篇
社会学   990篇
统计学   1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848篇
  2007年   893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841篇
  2004年   825篇
  2003年   761篇
  2002年   605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法的效力是法的生命之所在,也是各法学流派之间分歧的主战场。凯尔森开创的纯粹法学对于法的效力与实效的区分,秉承了其新康德主义代表的特色,延续着实证主义对于应然与实然的两分,将法的效力与实效放在不同层面来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法效力基础的追问最能体现凯尔森的新康德主义特征,"先天范畴"在康德哲学里体现为一系列的知性纯粹概念,这些范畴构成一个从低到高、层次井然的严密系统,即"先验逻辑"系统。凯尔森借鉴了康德哲学的这一构想,将"基础规范"引入其法效力体系。  相似文献   
982.
一般条款是基本法的立法技术之一,可以分为法律原则性的一般条款和具体领域的一般条款,维护基本法的安定性和特别行政区问题的复合性是其生成的内在逻辑。一般条款具有保持基本法安定性的自在功能、接续基本法与价值的内在功能、对接基本法和政策的外在功能,但其适用应遵循特定的方式和界限,同时为确保其可预见性需要进行程序性商谈和类型化归纳。  相似文献   
983.
邪教是一种古今中外皆有的特殊宗教现象,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性。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从历史考察与现实讨论、学理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对什么是邪教、如何认定邪教的法律性质、怎样依法治理邪教组织及其活动、在法治中国语境下如何推进反邪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问题作出解答。基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在参考世界政教分离国家预防和治理邪教的制度规定与法律适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反邪教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创新的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984.
我国的法律采取的是时间优先原则,缺少与空间的配合,时间又没有做出梯次划分,因此很多律条自相矛盾或形同虚设,未能体现立法者的意图。在空间上采取属地为主、属人为辅的原则,造成法律无法执行和新的不公平。而通过时空平台观察,明显带有照顾行政、权力强势的倾向,有时还容易给人支持行政不作为的印象。法律应该时空配合,并做出细致的划分,方能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和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85.
法治思维的承载主体应作广义的理解,包括党政干部、法律职业者和普通民众。这些主体在实现法治思维方面各自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畸形的政绩观扭曲了党政干部的法治思维,对实质法治观的盲从消解了法律职业者的法治思维,法律信任的缺失和体制外维权的盛行也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法治思维的形成,为此需要建立健全以法治评价体系为主导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以形式法治的思维主导法律职业者的法律适用行为,重建普通民众的法律信任,畅通其维权渠道,以促进法治思维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86.
沈开举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6-10,107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信息公开与民主制度并无关联,因为"精英民主"模式通常与保密文化密切相关,它既不鼓励公民参与,也不希望公民知悉政府的信息。直到参与式民主在近几十年取得主流话语权,信息公开才与公共参与一道成为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而且未来必将有助于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7.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学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种种社会矛盾化解对策,但已有研究缺乏法哲学上的整体性追问,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对策无法在最深层的本质上获得某种内在关联,以致社会矛盾化解对策欠缺深刻的"元理解"而碎片化。社会矛盾化解的法哲学根基是重塑的法权理论。法权是权力、权利、义务、责任的统一体,社会矛盾化解是一张由权力、权利、义务、责任组成的复杂的、多元的力量关系图,法权是社会矛盾治理革命的"元叙事",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化解于法权逻辑的框架中得以清晰地解释、融汇、贯通和发展。  相似文献   
988.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加剧。生物界自然平衡状态的打破导致近年来我国各类公共卫生危机频发,处于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期,“90后”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由于其身心机能发育尚未成熟,不但是此类事件中最主要的易感人群,更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障碍与行为问题。现代健康观念的树立和综合健康素养的提升在这一阶段尤为关键。研究发现,“90后”青少年的健康观念趋于科学理性,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和习惯养成有待提升:对健康危机的忧患意识较强,危机状态下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具备一定的公民责任意识和行为自律意识,但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法制观念和人文关怀意识仍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989.
论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的本质内涵在其价值层面。中国近代法律中蕴涵的道德是圣贤道德,与大众道德脱节,既造成了法律的虚设,又造成了道德的虚伪。法治道德需要大众化和非圣贤化。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应以人民的道德即大众道德为基础。  相似文献   
990.
解析伊斯兰法中的婚姻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婚姻制度是伊斯兰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很多规定体现出了伊斯兰法相比于同时期其他法系相关制度具有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因此,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法婚姻制度所体现和倡导的婚姻自主、夫妻平等;反对独身禁欲;严禁近亲、同性婚姻等婚姻观进行必要的梳理、展示和分析,以期人们能够从价值合理性的视角认识、了解和关注伊斯兰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