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71篇
丛书文集   378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134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成吉思汗对西夏先后六次征战,时间跨度二十余年。西夏灭亡时,蒙古军队焚烧城池,屠杀居民。但从现有资料来看,依然有许多人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在元代仍有大量的西夏遗民存在,部分遗民还对元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斡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2.
袁世凯在洋人觊觎、国内诸商争办的情势下,精心筹划建筑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京张铁路。其贡献有二,一是多方筹集资金,如提拨关内外铁路余利、奏报京张铁路沿线矿产归京张路局等;二是用心挑选人才,詹天佑是最为突出的代表,此外,袁世凯还陆续调来大批技术人员,并委派得力干将为铁路会办。袁世凯的举动不仅唤起了大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开创了中国独立发展铁路事业的先河,并培养出詹天佑等杰出铁路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3.
元明两朝治藏政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和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元明两代中央政府的治理下,当时的西藏社会取得了重大发展,可以说两朝对西藏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元朝和明朝的治藏政策既有共同的一面又各具特色,文章仅从"独尊一派"和"多封众建"来分析元明两朝治藏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毛庆 《云梦学刊》2007,28(3):40-49
从文化领域去确立人格定义,即:人格就是一个人最基本品质、品格的总和。屈原与儒、墨、道、法诸家之人格观分内外两层,内层主要为人格典范与人格理想,在这一层,屈原与诸家及诸家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而在外层,各家均有差别,特别是在内核外化形式、与现实的关系及人格操守的坚持性上,各家差别甚大。屈原则与墨家较为接近。从人格观之全面性、完整性、统一性上观察,屈原之人格观当为中华民族之最高标范。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在我们寻求和重塑民族之魂和文化精神时,屈原伟大人格和人格观标范的树立,将具有无可估量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5.
元代屯田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甘肃行中书省下的亦集乃路,虽为下路,但地处边陲,是西北军事重镇,该地的屯田开发亦受到元政府的重视。亦集乃路的屯田开发在元代屯田的大背景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屯田类型囊括了元代的全部类型,屯田户种类及民族成分复杂等。本文仅就亦集乃路的屯田面积及户数、屯田类型、屯田户的构成和屯田的管理机构等问题略加阐述,力求向读者展现亦集乃路屯田开发的概况。  相似文献   
96.
20世纪元杂剧研究成就巨大,元杂剧研究更成为一门体系性的学科。关于元杂剧的研究文献相当丰富,研究者从各方面对元杂剧进行研究,如元杂剧的题材来源、元杂剧中所体现出的民俗文化、元杂剧所体现的语法、元代文人与杂剧兴盛相互关系等。总体看来,研究者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视角的多维性是20世纪元杂剧研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7.
《元曲选》宾白疑问句的疑问代词有47个之多,分属8系,表现出疑问代词在元明时期的复杂面貌。文章通过详细地定量分析,并与《水浒全传》的疑问代词作比较,展示元明时期口语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98.
《陈垣年谱配图长编》是一部严谨有加的学术著作。较缺乏,因此,该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个别遗漏和失误之处。臻完善,更具有使用价值。因为历史年代跨度较大,20世纪早期的文献史料又比为此,运用新发现的史料,为该书补遗、指谬,使之更  相似文献   
99.
金元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以争鸣与创新为主要学术特点的时代,这与当时较为宽松的社会文化大背景、理学的兴起以及医家个人不同的文化思想基础有关,它们是医学流派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班固30岁以前,精读《离骚》,得其神韵,著作《离骚经章句》一卷,称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这是班固的基本观点。45岁后将其献上时,增写后序一篇,猛批刘安,对屈原亦颇有微词。两序的差异,主要是作者生存状态的变化所致,但不足以动摇其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