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简述生态运动和生态批评,指出自然观是维系浪漫主义与生态批评渊源关系的纽带。论述继启蒙运动之后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批评家不仅对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进行深刻揭示,而且对人们企图征服自然的行为发出严厉警告。这种浪漫主义自然观体现了尊重自然和现实关怀的生态思想。最后指出生态批评是浪漫主义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2.
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正日益引起全球关注,文学批评理论也对此做出了积极响应。文学的生态批评首先致力于从文学作品内部研究自然环境描写和自然价值观。尽管英国浪漫主义潮流并无高度统一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理念,但毫无疑问,其诗歌创作却具有明显一致的自然写作倾向,特别是充满大量的田园生活描写。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在描摹自然界和人的自然本性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和辨证水平,奠定了现代自然观和现代人性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
济慈与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自然主题的代表诗人.通过对其代表作<夜莺颂>与<水仙>自然取向的比较赏析,可以揭示出当时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和回归自然的倾向,即人类为了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必须摆脱机器文明的困扰,寻求天性的根本法则.华兹华斯朴素的创作风格与济慈唯美的艺术追求、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其诗歌创作背景的进一步研究,加深了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也揭示出所蕴涵的深刻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34.
Editorial     
Abstract

Examining the poetry of Allen Ginsberg in the light of that of John Keats, the possible connections between ‘Siesta in Xbalba’ — a long poem by Ginsberg that received much more critical attention in the eighties than today — and Keats’s so-called Great Odes are investigated. ‘Siesta’ is here read as a composite mainly recycling ‘Ode on a Grecian Urn’ and ‘Ode to a Nightingale’, whose themes and motifs Ginsberg both preserves and subverts.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conflate ‘Siesta’ with Keats’s Great Odes.  相似文献   
35.
在西方文论中,主体性是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在浪漫主义兴起之前,"模仿说"一直占主导地位,致使主体性处于缺失状态。浪漫主义兴起后,主体性第一次被提高到如此显赫的位置。浪漫主义主体性研究的重点是情感、天才和想象。这种研究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36.
谈中国新诗浪漫主义诗潮重要代表--徐志摩的诗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的诗歌以浪漫主义特有的创作手法个性的、主观的抒写,创造性的异想神思,浓烈的理想化色彩,炽热缠绵的情感,艺术至上的唯美倾向,创作了大量的浪漫主义诗篇;这同时体现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浪漫主义诗潮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7.
本文主要介绍了威廉、华兹华斯的早期诗歌及特点和产生的背景及历史原因,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能更好理解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38.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日神和酒神精神的对立统一产生了希腊悲剧精神,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是不可分开的。尼采主要以希腊悲剧精神观念反对苏格拉底开创的工具理性。德国浪漫派和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精神决定了尼采对希腊悲剧精神的认识,尼采的酒神观念主要来自德国浪漫派,尼采的日神观念主要从莱辛、文克尔曼、席勒、歌德、贝多芬和黑格尔等古典人文主义者处取来。  相似文献   
39.
浪漫主义是欧洲文学史上曾经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是现代西方文艺思想的起源。五四时期,在个人发现、个性解放和个人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创造社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潮流,与文学研究会所代表的现实主义潮流构成了双峰并峙、二水分流的形势。五四浪漫主义把情感、想象等视为文学的本质,强调文学与自发性、天才、灵感等特点的联系。浪漫主义的文学观念影响了整个五四一代作家。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创造社开始否定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1928年革命文学运动兴起,提倡新写实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在理论上以现实主义为标帜,并且否定浪漫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尽管把浪漫主义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对浪漫主义进行了重新评价,但实际上,在1930年代,逐渐形成了独尊现实主义的趋势。  相似文献   
40.
中西方浪漫主义皆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独立,具有内在化倾向。文章以《庄子》和《弗兰肯斯坦》为例,试图说明两种浪漫主义内在化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它们都是变革时代的"叛逆文学",皆塑造出孤独漫游的漂泊者形象。然而,《庄子》强调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旷达超然的一脉;《弗兰肯斯坦》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自我塑造和自我表达,书写了浪漫英雄的自我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