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伟 《阴山学刊》2009,22(6):59-61
《红颜绿煤》进退得宜,收放有度,既有时间线索,又不平铺直叙,插叙补叙间出,前后跳荡,摇曳多姿。作家具有非凡的驾驭大场面的能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有着富于传奇色彩的经历,这不仅是结撰故事的需要,也反映出那些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月里,命运的不可捉摸、不可把握,从而饱含着历史的沧桑。作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没有做简单化的处理,多处表现了对传统的历史叙述的解构。作家秉承着古代叙事文学的优秀传统,善于在激烈的矛盾;中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主要人物个性鲜明,特别是女性群像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12.
北宋时期的蔡襄不仅是书法家、政治家 ,同时还是一个尊重规律 ,造福于民的具有科学思想的高级官吏。其科学思想主要表现在致力环境保护 ,宣传医学 ,努力兴修水利设施 ,改善生产条件 ;集中人民群众智慧 ,修建洛阳桥的高超工程技术以及所留下的《荔枝谱》、《茶录》这些光辉著作上。他的科学思想不仅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峰 ,就是在今天 ,对我们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夏史与夏文化探索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夏朝,这为中国古代史学家所坚信。然而在近现代一些国内外学者对于夏的存在却发生了怀疑,这样有关夏代历史的探索就因关系到我们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重大问题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由于传世文献中有关夏的记载数量少且零碎,并多属后人追记,所以探索夏文化主要依靠考古学来进行。这是继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之后,在古史研究方法论上取得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14.
鲁迅作品的经典性表征之一在于它广多的阐释性.在传统的政治性、阶级性"偏读"中,"我"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历程或多或少被忽视了的.重新阐释<故乡>,也即细密梳理、勾勒、陈列"我"的精神与情感过程,重新界定<故乡>的自我纾解特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襄,以其真、行、草书皆优且概入妙品或精品而卓冠一时,并以其高尚的人品和书品而被誉为"当时第一"。蔡襄的书法风格以平和温厚为主,端庄严整而不刻板,温厚平和而不抵触。其论书标举"神气",反对奇诡失正,追求奇特。蔡襄通过自己的书法实践,不仅改变了宋初书坛的一片靡弱风气,而且使后人能在晋韵唐风中找到书法创作的依据,为书法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特殊的家庭背景给项羽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所成长的楚文化环境、仇恨秦王朝的强烈氛围、从小所受的教育,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大,形成了强烈地复仇心理。复仇心理使他在反秦斗争中勇猛、顽强、坚定、果敢,成为推翻秦王朝的最大功臣;复仇心理又使他动辄“屠城”、院俘,伤害无辜,成为潜伏于其政治生命中的恶瘤,这个恶瘤在楚汉战争中爆发;复仇心理也使他变成了政治上的低能儿,该出手时优柔寡断,毫无政治远见,失去了由自己重新统一中国的天赐良机。  相似文献   
17.
以文献、史书和传说等资料、地名学和谱牒学等为据,结合南北相关民俗,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襄樊名称来由进行探讨,重点在探讨"襄"的由来:相--相人--襄.巴人廪君系五姓都与东夷族关系紧密,因各种原因都迁居晋南,晋南结盟后,五姓适时南迁,经过今湖北省襄樊市襄城、樊城故地相氏控制今襄城故地及襄水,樊氏控制今樊城故地.襄地、襄水,相氏之地理山川;樊地、樊家坡,樊氏地理山川.相,后来演变为襄.  相似文献   
18.
“气”范畴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伟大发现 ,古希腊的原子论仅具有哲学意义 ,而“气”则从一开始就既具有哲学意义 ,又具有科学的应用价值。“气”是中医学的立足之根 ,但对气的认识目前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 ,终有一天 ,中国古代的“气”概念得到挖掘和阐发 ,将可以跃升为具有现代或后现代意义的科学理论。“象”的实质是气 ,是气的流动。中医学以“象”为依据 ,来理解人体构造和生命机理 ,这与西医学以形体为本质不同 ,在整体层面上又高于以形体为本质对人的研究 ,使中医学比长于把握事物的静态类别的西医学 ,在把握动态的个别方面 ,具有优势 ,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能够因人制宜并使药物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原因 ,这种治疗上的成功在科学方法论层次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说 ,中医学因为有自己深刻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论 ,从而它的发展根本上不是对西医式的物理化学模型的还原 ,而是有着特殊的广阔远景 ,甚至对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象以“独化玄冥”为命题建构了庞杂的唯心主义体系 ,作为魏晋时期的特殊哲学家 ,他的唯心主义杂质及错误的社会观应予摈弃 ,而其中的许多合理因素必须肯定。郭象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通使之官的"行人"和诸侯襄助之官的"相",凭籍其对礼义的精通、对国内外事务的熟悉和形势的洞见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诸侯聘礼宾主用诗言志的交流过程中,或代诸侯、或襄助诸侯赋诗言志,交流沟通,最终完成"诗以言志"这种独特的传播接受机制,达到出使和感情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