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66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封建化改革活动。这次变法既有值得后来改革者认真总结和借鉴的一系列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不少极为沉重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42.
杨贤江是我国马克思教育学流派创始人.他几乎用其生命的三分之一时光从事编辑工作.他任<学生杂志>专职编辑期间,对<学生杂志>的栏目、内容及形式进行革新,使<学生杂志>成为当时最有影响、最受欢迎的学生刊物之一.他的编辑思想与办刊精神对当今编辑界仍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
“从古未有”的“甘露之变”,不可能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没有反映。文章以唐小说集《杜阳杂编》、《松窗杂录》、《阙史》为例,考论其对“甘露之变”后文宗受制于宦官的处境和心态,以至郁郁而殁的描述,具有证史、补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对应着两个语境 :故事发生时的语境 ( 5 0年代初至 70年代初 )和故事写作时的语境 ( 80 - 90年代 )。她将“陪斗者”这一政治身份转化为叙述人的观察和言说视角 ,通过“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的修辞方式 (表现为“我不是…”/“我是…”的语式 ) ,实现了对语境限制的反限制 ,构成了一种“互文本”的深层意义结构。其戏谑式命名的常用方式是“贬低陈述”。作为女性写作 ,杨绛选择反讽作为自己散文的基本修辞方式 ,既是时间的积累沉淀对她的话语启示 ,也是她对自己文化素质审美心智优长的一种发挥  相似文献   
45.
计然其人姓名及其思想考订@王文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13〔8〕〔9〕〔16〕文献通考(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北史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74,1064.周书卷42.北京:中华书局,1971. 〔11〕〔15〕史记·越王句践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元和姓纂(卷六)十五海·宰氏〔M〕.北京:中华书局,1994.通志·氏族四·宰氏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卷四)计然引杨慎集引汉碑,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14〕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  相似文献   
46.
论《周易》中的“神”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神"这一概念,在易学史上是不断变化的,有多层面的含义。《周易》认为"神"是可以认知的,人们通过修养心性和直觉的体验,可以达到使自己的灵魂同神化合为一的境界。因此,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返回到神灵自身;通过神灵自我觉解,实现自然的呈现,从而感觉到神的存在。  相似文献   
47.
作为词,"阳"的本义是"太阳;阳光";"阴"的本义是"没有阳光;阴天"."阴"、"阳"表示山水南北的意义,是先产生于"阳",然后连带影响到"阴"的.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其原始意义是指山坡和河岸.水的阴阳与山相反,是因为河的北岸向南,南岸向北.  相似文献   
48.
杨万里及其人性论在南宋理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详细论析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的源流,坚决支持性善论,详细提出了人性修养的方法是:第一,读书明理;第二,不断检讨改造完善自己;第三,持志养气。他的人性论是对孟子以来性善论的继承,同时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9.
生活于黄河及黄河以北的古代居民,发观了"山"的阴阳之性和阴阳之别,即运用这一发现来构造关于山的神话.先奏时期,以上述地域为背景的山神话山神形象,呈现着由"蛇"到"龙"的演变历程.龙形山神即成为阴阳思想观照的对象,成为阴阳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象征和说明.而阴阳的哲学属性则决定了龙形山神的奇异神性,直接影响着山神话的演变.  相似文献   
50.
阳戏"三圣"指川主、土主、药王,他们是阳戏类型的标志。清吉镇宅、降福还愿是阳戏"三圣"信仰的宗旨。"三圣"由世间"人"向天上"神"的演化过程,浸润神秘性,并呈多样化的特点。文章采用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结合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