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0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719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从战国时代的《秦记》到六朝志怪文本,秦"大梓牛神"传说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古典文献对这种栖身于树的森林精灵及其灵验的类似记载,曾经形成一种特定的叙述模式或文化母题,它在人类学的视野观照下,彰显出巫文化在不同时代和民族原始遗留的世界普遍性。就其本事来考察,秦王砍伐大梓树的集体行为,实际上是古代社会结合巫舞而演示的一场较为正规性的巫术驱邪活动。  相似文献   
22.
株洲作为"湖南东大门",如果要着力发挥其承东启西、对接长三角的重要枢纽作用,就不能只是一味地偏重于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硬实力经济,而忽略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只有软硬并举两者兼顾,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建设好人文株洲。湘东书院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下着力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涵的高附加值服务型经济浪潮中,理应受到重视、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3.
仁学思想是儒家道德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司马迁通过历史研究,认识到了"仁"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于是对先秦仁学,特别是孔、孟仁学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改造,孔子的仁学思想更是成为了他撰写《史记》、品评历代帝王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将从《史记》入手,论述司马迁对先秦仁学的扬弃,并分析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4.
由于对贾宝玉养育关系的混乱,造成他早年接受母爱的缺失和"恋母情结"的泛化。贾宝玉的"恋母"是"恋"着给予了自己母爱的一个群体;"仇父"是"仇"视代表父权体系的一个群体。贾宝玉"恋母情结"具体指向的错位主要体现在精神上对秦可卿的依恋和"意淫",以及生活上对袭人的依恋和占有欲望。  相似文献   
25.
在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研究的考察中,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沿着横向的研究路径,通过分析“名”的本义、“名”的产生、“名”的分类、“名”的作用、命“名”的要求、“名”与“实”的关系、“名”与“正名”的关系以及“正名”的规则,对“名”究竟是什么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诠释,旨在不断逼近“名”在先秦逻辑思想史中的本真涵义。  相似文献   
26.
秦汉时期的损伤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汉时期的法医检验重视对活体的伤情检验 ,这与当时法律上的保辜制度密切相关 ,人们依据伤情的轻重确定辜限的长短。因此在长期的伤情检验实践中 ,产生了伤、创、折、断、、、痍、瘢等不同等级伤型和伤情的概念和术语。从今天所能见到的秦汉时期伤情检验的实例及司法爰书中可以看出 ,当时的法医检验已总结出了致命伤的概念 ,并对“生活反应原理”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27.
1949年前的20世纪前期民间文艺学史上,不仅存在着流派,而且存在着不同的流派,这些在理论、观念、方法上不同的流派,形成学科的多元格局。这些流派是:北大歌谣研究会派、"古史辨"派神话学、文学人类学派、俗文学派、社会-民族学派、延安学派和民俗学派。它们以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存和发展的条件,分别有自己的代表人物、理论纲领和代表作。流派的存在和多元格局既促进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本土化发展,又显示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跨学科性和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28.
独尊法术的速亡——秦王朝政治文化选择的历史教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春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绝对皇权和民本主义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思想交锋,百家争呜是这种思想交锋的体现.孔子、孟子和吕不韦是民本主义的代表,他们在认可王权的前提下,力主限制之,维护初级的人权;韩非等法家主张把皇权绝对化,扼杀人权与平等意识.两大政治文化主张在秦统一后,因焚书坑儒,致使限制皇权的声音从此消声匿迹,文化生态受到空前破坏.这种极端的文化环境促使了秦王朝迅速灭亡,也从长久的历史上阻碍了人权、平等与民主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9.
以嵇康、阮籍思想为代表的"竹林玄谈",上承"正始玄风",下启"中朝清谈",开创了一条颇富特色的儒道互补之路.处于魏晋交替时代白色恐怖中生息的竹林玄谈,特异的政治历史背景赋予了其突出的社会本位品格.竹林玄谈在表面旷达风流的同时流露了其独特的社会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精神,它塑造了众多高洁俊烈、风神独秀的一代名士.同时也在"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呼声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时代价值并千古流传.  相似文献   
30.
在黄埔军校任职和就读的朝鲜人和中国朝鲜族约有200余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同志在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中英勇就义。幸存的几名中国朝鲜族革命者千辛万苦来到了延边,并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成为延边地区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