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7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本文论述郑振铎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所作的贡献: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倡导“血和泪”的文学,促使新文学现实主义主潮的形成;致力于“美文”建设;创造了散文式小说,丰富了小说文体;作为一位新诗的开拓者,赋予诗歌以鲜明突出的时代精神,探索新诗体式的多样化。郑振铎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72.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系学术价值最高的《史记》古注之一。宋人合刻《史记》三家注,于《正义》删削甚多。合刻本大行于世后,单本《正义》即在中土失传。20世纪初叶,日人泷川资言从传人彼邦的《史记》古本栏外标注,手辑《正义佚存》一千余条,散入《史记会注考证》相关史文之下。读《史》者盛赞其便。20世纪中叶,程金造发表《史记会注考证新增正义的来源和真伪》,宣称佚存《正义》系以伪为真,十分之九出自彼邦人士的伪托。其说迄今仍被学界奉为定论,备受尊崇。细审程文,其引据立论的泷川资言的一段文字,竟是经他精心剪辑而成以利其批评的伪本。 程氏从佚存《正义》中精心选来欲证明其为伪托的例句,经逐条平议,反而证明其非张守节所作莫属。佚存《正义》实为失传已久的部分《正义》的重见天日。泷川资言不愧为张守节功臣。程氏的妄说则须推倒,以免贻误后学。  相似文献   
73.
郑国东迁,以今新郑为其新都,重要的原因在于新郑有作为都城的优越生态环境。而郑国东迁后的生态环境也经历了由早期的良好状况到后期的严重破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严峻后果又使郑国的统治者有所醒悟,并采取了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这种转变是发人深省的,它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很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4.
明初内官监为内官第一署,后其地位为司礼监所替代。对于宦官制度的这一重要变动,学界一般认为是司礼监地位的提升。然而,却显然没有考虑到内官监沉降与司礼监上升的互动关系。永乐初年作为内官监太监的郑和,具有内官第一署长官的显赫地位,其在下西洋决策中的作用应该重新审视;解析内官监职掌,说明下西洋与迁都北京有着直接关联,而持续28年出使海外,为宫廷取宝是下西洋主要目的,内官监的采办职能由此凸显;而后郑和守备南京,内官监的营建职能凸显,形成了由近侍主管到职掌营造的转变,乃至后来内府工部的定位。下西洋导致了内官监疏离内廷中枢,成为其内官第一署地位丧失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75.
宋、郑两国皆为春秋时期中原地区重要的诸侯国。宋人由于承袭先民殷人遗风,"重厚多君子",行事缺少变通而显得呆滞愚笨;郑人由于其灵活多变的外交手段以及应对变革的措施,行事有变通而显得灵活聪明,以至于时人有"郑昭宋聋"之说。这是两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形式以及政治制度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郑正秋和张石川作为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代表性人物,在1913年联合拍摄了具有广泛影响的《难夫难妻》后各奔东西。在1922年,他们再度携手合作后才又拍摄出了产生广泛影响的电影。在这种“和则共生,分则俱损”的现象背后,德含的是郑正秋和张石川二元互补性特征对中国电影发展道路的校正,正是因了他们对电影属性的不同凸显和追求,使其电影观处于二元并存的统一体之中,形成了二元对立并互补的特点,从而使其拍摄的电影在思想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获得了平衡,推动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77.
重视诗歌“如医疗疾进药方”的社会作用 ,主张诗歌艺术表现以“沉着痛快”为本 ,而点缀“含蓄不尽”的“一枝一叶” ,这两点是板桥诗论的精华。揭露社会黑暗、艺术表现“沉着痛快”是板桥诗歌最为重要的长处 ,不够含蓄蕴藉是其缺陷。结合当时诗坛观之 ,板桥诗论和诗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8.
文征明在中国造园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所主持设计的拙政园迄今为止仍然保留着一开始的主要风格和特点。这说明文征明的造园思想自有其高明之处。具体而言,在拙政园的营建过程中,文征明的总体思路可基本概括为因地制宜、法乎自然,除此之外,文征明更注重赋予自然景观一种个性化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并由此彰显出明代江南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79.
针对延安干部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毛泽东提出要"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初皖南事变的发生,促使毛泽东下决心解决苏维埃运动后期的路线是非问题;中共中央作出增加党性决定和毛泽东亲自编纂《六大以来》一书,为整风运动的发动做了重要准备;1941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整风运动启动的标志性事件;王明企图利用季米特洛夫的电报做文章,结果却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80.
郑愁予作为台湾现代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歌中既有"纵的继承"也有"横的移植"。他对传统的继承有诗情资源的化用,音韵和节奏的讲究和清词丽句的选用;对西方的移植主要是一些现代表现技巧的征用如客观对应的征用、空白的遗留等。通过对其美学技巧的探讨为当今诗歌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避免新诗低俗、散化的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