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5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证主默解》和《克里默解》是明末清初出版于江南的两部伊斯兰教著作,前者因王岱舆批评而出名,后者因译者是张中而受重视。有学者却将它们看成是一本书,认为王岱舆批评《证主默解》即是批评《克里默解》、批评张中。并推断明清之际伊斯兰教江南学派内部,包括王岱舆与张中之间存在分歧或纷争。比较两部著作的思想和文句,此观点难以成立。《证主默解》与《克里默解》是两书而非一书两名,作者亦是两人而非一人;至‘于推断明清之际江南学派内部纷争等实属个人想象,并无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中和位育”是儒学体系中具有统摄性的伦理观念,它集天道观、人生观、方法论和实践理性于一体,逻辑架构出了儒家伦理的核心体系,不仅构成了儒家最高的价值准则和道德标准,而且反映了儒家伦理的深层次本质;其内部各个部分彼此制约、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涵盖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诸多问题域,表现出多方面的伦理价值,也为我们今天的伦理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3.
大革命时期,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主要包括: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只能属于无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只能靠无产阶级争取才能取得,无产阶级必须和农民结成联盟才能实现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4.
1956年《文汇报》发起的一系列以“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为题头的讨论文章,特别是钟惦棐先生的《电影的锣鼓》一文对电影问题的批评,其核心议题均涉及到电影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回顾这一讨论的始末,试图探讨当时电影评论所触及的电影艺术本质问题,并对当下电影评论写作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35.
作为中国电影美学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钟惦棐的电影美学观念值得认真梳理和深入研究,由此既能更清楚地看出他对中国电影美学的贡献,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电影美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由于钟惦棐历来强调电影艺术家和评论家要注重自身修养,故其电影美学观念也体现和渗透着他的人格精神,对此也实有必要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36.
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夷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发祥于山东半岛,与当时的中原华夏族、南方苗蛮族鼎足而立.东夷族曾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化,后来在夏、商王朝的镇压下人口锐减、文化退步.西周初期东夷文化并入了齐文化而再度辉煌.齐文化作为我国先秦文化的主流又引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进步.本文即探讨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37.
孔子对管仲的品德、品行颇有微言,而对其才能、功业大加肯定;孟子对管仲,无论是其品德、品行还是其才能、功业,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孔、孟对管仲评价的差异,主要由他们的个人性格、自我评价以及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38.
德化与礼治通常是作为与“法治”、“刑治”相对举的概念在同一层域或相近意义上被论述的,然而,《礼运》所倡导的“以礼治人”与《中庸》所崇尚的“以德化民”却有着很大的悬隔。本文试从《礼运》之“礼治”与《中庸》之“德化”在哲学根据、现实根源与实践基点上的明显分别来管窥二者的差异,并力图通过更深层的抉发来揭示《礼运》与《中庸》在治政之道上的分野。  相似文献   
39.
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钟嵘的《诗品》都多次用到"奇"这一术语,但两人所论之"奇"的内涵有很大区别,他们对"奇"所持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折射出两人论文指导思想和著述目的的差别。  相似文献   
40.
况钟是明朝前期著名的清官,以治苏政绩而著称.他的治政思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从整顿吏治切入,打开局面;其二,联合绅耆等地方力量,推行改革措施;其三,注意德治,刑德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