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6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督办新疆军务期间,对甘肃河西走廊的开发与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有屯田垦荒,安辑流亡;修路筑城,加强管理;修渠筑坝,兴办水利;因地制宜,发展畜牧;禁种罂粟,引植棉桑。文教上采取的措施有遍设义学,遍及教育;大办书院,广育人才,还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倡植树造林,绿化道路、市镇。为河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2.
游酢作为当时与杨时齐名的理学家,由于遗书不传、传承乏力以及所谓"后更学禅"等诸多原因,被襄上了厚重的墨尘.长期以来在理论上被视为无所见树、在学派上被视为程门罪人,从而形成了杨盛游弱的定论,游酢思想的研究也几乎不受学界所重.本文将其放置在当时哲学转型的历史背景下重新透视,发现他所开掘的入禅求道、以禅证儒思维路向,其理论创造足以使其鼎足谢杨而成为程朱之间哲学过渡的逻辑中介.  相似文献   
93.
中国文化形态在轴心期发生了第一次大转型由神学文化形态转变为世俗文化形态.这次转型确立了作为人文主义精华的心学传统,这是今天现代化的宝贵精神资源;但同时也逐渐失落了作为"第一实体"的个体精神,这是与现代性相悖逆的.这次转型经过三个阶段(西周、春秋、战国),而<周易>文本正是其经典表征<易经>观念是其发端,<左传>筮例是其发展,<易传>思想是其完成.唯其如此,<周易>后来成为中国群经之首、百行之源.  相似文献   
94.
左宗棠平议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人物,百余年来,人们对他的生平和思想,对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断断续续作过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认识仍很不一致,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5.
戾太子反对汉武帝及其用法大臣依据《公羊传》而实施的征伐四夷的开边政策与用法严苛的血腥政治。从“私问《穀梁》而善之”入手,可知戾太子反对汉武“多欲”政治的思想前提是《穀梁传》的“民本”意识与“亲亲之道”。同时,他还继承了《穀梁传》维护礼制的思想,能够长期恪守为臣之道。对戾太子思想与人品的某种认同,成为汉武帝迟迟不废太子的原因。在戾太子思想及其悲剧结局的作用下,内心经受激烈振荡的汉武帝最终完成了政治上的“守文”转向。  相似文献   
96.
杜甫夔州诗创造心态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夔州诗数量大,质量高,被杜诗学界认为是其创作成熟期的代表。这与杜甫此间的心态有莫大的关系。他这一时期的心态大致有如下特征:以诗为一生的事业;以诗为一时的职业;左拾遗一职的得与失对诗人杜甫的心灵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西北回民起义结束后,西北各地鸦片种植泛滥,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且对于西北的社会风化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此,左宗棠基于鸦片对西北社会危害的深入分析,采取了严厉禁烟的举措,遏制了当时鸦片种植泛滥的趋势。但是由于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地方官员的奉行不力,西北的鸦片种植仍然未能根本杜绝。本文拟以左宗棠的西北禁烟思想和实践为中心,对其掌控西北政坛时期的一系列禁烟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述论。  相似文献   
98.
民国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蕴含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美学思想,老庄"重生"乐死"的超越天地的生死观、天人平等思想以及衍生出的生态整体观点,在小说中体现出将动物仙化与人格化;动物与人和谐相处沟通;人与动物互惠互助等。肉芝、神雕、大蚌等生物,即自然生态的代表。借助老庄"抱朴"守真"等生态美学思想,小说还以黄畹秋变态复仇说明建构"朴"与"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
朝鲜古代汉文小说雏形《新罗殊异传》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古代小说的滥觞,是9至10世纪的《新罗殊异传》中的志怪、传奇一类的作品,如《竹筒美女》《首插石楠》《虎愿》《仙女红袋》(又名《崔致远》或《双女坟)》等。在这些作品中,《仙女红袋》和《金现感虎》(又名《虎愿)》中的女性形象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善良、宽容的品质和忍辱负重、坚韧持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0.
王安石<尚书新义>为其变法的理论支柱,但久已亡佚,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一书辑录王氏<书>说554条,然遗漏东阳陈大猷<书集传>一书.<书集传>引王安石书说259条,42条同于诸家所引,58条可与诸家所引相互参正,其中159条不为历代<尚书>家引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