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5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3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592篇
理论方法论   186篇
综合类   3181篇
社会学   181篇
统计学   8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地缘商会因其乡情文化符号、民企聚合体、自治等特点而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并双向嵌入在所在地与乡籍地社会环境中发展。基于对广东省湖北商会的个案分析,发现服务会员、抱团互助从而填补市场与政府对民企造成的夹缝是其“嵌入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分析在两地空间结构限定下特定的历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经济发展的特殊需求以及政治生态与政策设计限定的独特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短暂发展史中面对问题及时调整与迅速规模化;从依赖乡土精神聚合到强调制度化、品牌化建设的组织文化发展之路;专业主义指导下全方位服务路径;基于政治符号、示范标杆和招商桥梁打造而构成的政商多中心网络合作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82.
当下,安徽省正在落实“调转促”行动计划,是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升级传统农业的重要战略机遇。首先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基本理论,然后重点分析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路径以及动因,并提出了营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的孕育环境,扶持当地龙头企业,调整市场环境,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3.
清代学者获取学术信息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一是通过当面交流获取;二是通过往来函札获取;三是通过撰写序跋获取;四是通过购买、借阅图书获取;五是通过相互赠书获取。上述学术信息的获取方式基本上符合清代(尤其是乾嘉时期)的学术、文化、经济、交通等发展水平。及时获取学术信息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复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84.
以兰州市洒水车治污政策为研究案例,应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risp-set QCA)研究地方政府具体环保政策的变迁问题。分析发现,自上而下的政治压力、公众舆论压力、媒介压力、专家压力以及领导变更等五类8个解释变量可以作为案例政策变迁的驱动因素,其中,中央媒介压力是政策变迁的必要条件。按照不同的驱动因素组合,兰州洒水治污政策变迁有4种演进路径,其中,最短路径是“中央媒介压力且网络媒介压力”与“领导批示且中央媒介压力”。此外,在本政策案例中,领导批示不但没有促成政策变迁,甚至不构成变迁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地方领导留言板”,还是“门户网站留言板”均非政策变迁的充分或必要条件,因此未能彰显公民参与在政策问题建构中的权力扩大,公众并没有实质拥有建构权,也未能成为建构主体,仅依赖互动平台的构建是无法打破原有的政策问题建构秩序的,因而也不能促使政策变迁彰显民意。  相似文献   
85.
社会自主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维,社会自主性对市场侵蚀的抵抗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有利于形成均衡性的治理结构。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维度、关系范畴的相对维度和治理现代化的功能维度构成理解社会自主性的3种视角。中国经由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是国家本位主义传统,改革开放打破了国家-社会的同构状态并塑造了一个相对自主的社会。中国社会缺乏自治机制的文化土壤和理念基础,社会自主性的提升需要国家以主动塑造方式,通过输入路径、合作路径和培育路径进行治理推动。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通过全英教学和互动交流提升研究生学术和专业素养的一些实践和探索。针对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足以及研究生在国际上学术和专业交流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包括开设全英研究生课程,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专家授课,混合研究生与留学生共同授课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培养研究生的多方位思维,提升研究生学术和专业的国际化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87.
By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ing, this paper develops a complex index of social capital, selects Croatia as the case for testing and validating the index, and investigate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capital. The social capital index is defined as a complex hierarchical structured construct of third-order with social trust, participation, and civism as its core dimensions. The main results indicate that civism i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of social capital followed by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trust. As far a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capital is concerned,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cross the Croatian regions. Although the lowest or below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of social capital and its dimensions can be mostly found in the least developed region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apital), the highest level of social capital and its particular dimensions is not achieved in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s.  相似文献   
88.
红豆杉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紧密结合重庆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红豆杉产业发展路径,科学谋划红豆杉产业发展战略,促进红豆杉产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9.
Research highlights lasting cognitive and academic challenges in youth internationally adopted from institutional car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examining internationally adopted students' sense of membership at school and associated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The current study measured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and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in post-institutionalized internationally adop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n = 29) compared to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ly adopted from foster care (n = 28) and non-adopted adolescents (n = 32). Post-institutionalized males had a lower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than males adopted from foster care or non-adopted males. Group differences in school membership were mediated by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essay, I present an interdisciplinary examination of the state of research in Latino education, addressing not only the cultural forces influencing Latino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but also the structural conditions faced by them—as a racialized minority group—throughout their schooling and that have a cumulative effect on their academic attainment. Overall, I suggest that by engaging i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Latino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the reader will acknowledge that the racially driven hierarchical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are highly responsible for the patterns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