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5篇
  免费   838篇
  国内免费   226篇
管理学   680篇
民族学   83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98篇
丛书文集   3519篇
理论方法论   1115篇
综合类   18771篇
社会学   1253篇
统计学   50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1388篇
  2013年   1476篇
  2012年   1847篇
  2011年   1880篇
  2010年   1522篇
  2009年   1649篇
  2008年   1669篇
  2007年   2090篇
  2006年   2083篇
  2005年   1747篇
  2004年   1694篇
  2003年   1577篇
  2002年   1285篇
  2001年   1037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略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大众化和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大众化和先进性 ,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有利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造就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42.
书写的欲望——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化与女性话语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 2 0世纪的文学背景下 ,系统梳理了女性文学发展的脉络 ,指出女性书写是一个男性无法进入而又实际存在的生命空间 ,这一世界相对于男性是“盲区”,女性写作便在这“盲区”中生长、发展 ,形成潮流 ,目的是颠覆男权文化的霸权地位 ,为自己争取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43.
文化力是指综合国力中的文化、精神力量,它是与综合国力中的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等相对而言。精神、文化的因素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渗透性和长期性的要素。在综合国力诸因素中,文化力的功能在于通过对人的塑造和影响来增强或涣散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从而最终影响综合国力,影响国家的发展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当前,正确认识文化力的内涵,把握加强文化力建设的良好机遇和时代背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4.
“性别文化”是与“性文化”涵义不同的概念 ,指男女两性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性别文化在上古神话世界有着鲜明的印迹 ,世界各国的神话都经历了由女性生殖崇拜到男性一统天下的演变过程 ,并在发展演化中印映出社会文明对“性”的差耻心和“性禁忌”。神话世界折射出人类在童年时代对自身生产从企望到审美的心智历程 ,最终形成的道德约束 ,是人类为保证自身健康繁衍的社会契约。  相似文献   
45.
略论巴渝文化与蜀文化、楚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渝文化与蜀文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文化。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导致了巴文化与蜀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巴渝文化与楚文化有紧密的渊源关系 ,这主要是由地域的相接 ,族属的渊源 ,文化基底相同及历史上交融互渗这些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4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高校在文化传播中理应担负和履行三大责任 :1 .面向世界 ,振兴民族文化 ,抵文化侵略 ;2 .面向未来 ,培养全新人才 ,支持祖国腾飞 ;3 .面向现代化 ,构筑强大科技创新体系 ,振兴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47.
文章通过对一位彝族妇女的个案分析,揭示了文化、阶级、性别是如何纠合在一起,作为一种强大的推拉力,迫使一些妇女进入和滞留于商业性性交易中的。  相似文献   
48.
李觏与佛教     
李觏佛教思想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功能的肯定。李觏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是颇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49.
李觏倡导礼让和礼治,主张传播儒家礼学以压制佛道两教。李觏痛感同胞对佛寺道观过度热情,对孔庙祖庙反为冷漠。他的理想社会是有祖端无寺观,让人们免除佛道诱惑。他谴责儒者失职,让佛道两教乘虚而入民心。他排斥僧、道于士农工商四民以外,并罗列了佛道两教十项害处。  相似文献   
50.
三国历史是一部竞争的历史,其中关于生存竞争的谋略智慧,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开发这笔遗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针对世人生活竞争压力增大的实际,提出引导人们学习研究三国历史文化中的竞争思想,希望借此达到提高人们竞争能力和突破原有功利局限的效果,进而实现对整个三国历史文化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