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研究了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发现在中国,分析师关注能够显著降低高管薪酬粘性;进一步按照地区分组测试的结果显示,分析师关注对高管薪酬粘性的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加显著。本文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增进了关于资本市场的机制安排影响高管薪酬粘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上市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分析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选取2009、2010、2011年上市银行相关数据,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市银行实现正向盈余意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的资本安全性越低,规模越小;机构持股比例越低,利润水平越高;不良贷款变动率越小,越倾向采取措施实现正向盈余意外。  相似文献   
13.
高管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主体,其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与调整是决定公司风险防控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高管激励调整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管激励调整、高管激励方式由现金调整为股票期权、高管激励调整次数上升均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且会计信息质量在高管激励调整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管激励调整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缓解效应仅显著存在于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而非衰退期)以及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因此,企业应建立相对灵活的薪酬激励长效机制,根据不同生命周期设计合理的奖惩制度,并适度调整契约条款,进而防范公司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14.
以2006年-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了媒体关注度的市场压力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度会通过提升个人投资者关注度形成市场压力效应,从而促进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的市场压力作用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显著高于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同时还从企业并购、大股东减持等角度进一步证实媒体关注度的市场压力效应主要源于公司的短期利益动机.  相似文献   
15.
企业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超额利润,进而为股东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改善。进一步对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分析师跟踪更少、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低、小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可以通过“监督效应”促进企业生产率。监管部门应充分意识到股权结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也应更加注重完善治理水平,不断优化股权结构,提升企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连接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要信息中介,其盈余预测的羊群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判断。因此,对我国分析师盈余预测羊群行为与上市公司机构投资持股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有助于强化我国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以2008--2012年我国所有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报告和各年季报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存在羊群行为以及机构持股信息对分析师羊群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我国有关《中国证券报》各期的股评栏目,从中挑选了2660只股票作为样本来分析股评的投资价值。结果表明:这些股票按照股评家的建议,四种投资形式和五种持有期下都能赢利或获得超常收益,并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荐股评级出现乐观倾向,是当前全球证券分析师行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基于欺诈三角理论,本研究从压力、机会和合理化解释三方面对分析师荐股评级乐观倾向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2010~2012年间中国证券分析师发布的21054个荐股评级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证券分析师越倾向于发布乐观的评级报告,而且在乐观评级情况下,分析师所推荐股票达到或者超过其预测的概率越高。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投资者更为科学地审视分析师的荐股评级,并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股票市场分析师跟踪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发现:(1)即使明星、非明星分析师提供相似的信息,明星分析师显著降低了R2(股价同步性),而非明星分析师则不然;(2)明星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最高组和最低组股票的平均R2并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信息提供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明星分析师降低股价同步性的现象.(3)明星分析师跟踪及评级调整与短期动量效应、中长期反转效应以及异常成交额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这一发现支持了本文的假说,即明星分析师通过引起投资者过度反应而降低股价同步性.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分析师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作用以及股价同步性的生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2011—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多分类Ologit模型、Logit回归模型与泊松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降低企业违规倾向、减少企业违规次数,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信息透明度在分析师关注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国有控股、内部控制较差、审计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为加强企业合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分析师制度,以保证分析师的独立性和提升分析师关注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